繪畫思維方式 ——從圖像學的角度解析馬格利特的藝術作品
發(fā)布時間:2021-01-13 20:48
本文主旨是以圖像學的思維方式研究和分析馬格利特的藝術作品。眾所周知比利時藝術家馬格利特是超現實主義的重要代表藝術家之一,其藝術作品以樸拙的寫實手法創(chuàng)作并繪畫出晦澀詭異如同夢境般的場景,令人難以琢磨。而圖像學恰恰可以作為一個研究馬格利特的藝術作品很合適的方法論,圖像學的目的是發(fā)現和解釋藝術圖像的象征意義,揭示圖像在各個文化體系和各個文明中的形成、變化及其所表現或暗示出來的思想觀念,圖像學對美術作品的解釋分為三個層次:1解釋圖像的自然意義,即識別作品中作為人、動物和植物等自然物像的線條和色、形狀與狀態(tài),把作品解釋為有意味的特定的形式體系。2發(fā)現和解釋藝術圖像的傳統(tǒng)意義。3解釋作品的內在意義或內容。一個國家或一個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況、宗教)、哲學,通過藝術家的手筆凝聚在藝術作品中,成為作品的本質意義和內容。馬格利特的作品中滲透了心理學、哲學、物理和科學等等,如夢境,語言與圖像的矛盾,詩性的邏輯等等。而與各個學科相結合聯系也是圖像學的一大特征,所以通過學習圖像學并以此研究和分析馬格利特的藝術作品,從而形成一種繪畫思維方式,來幫助我今后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
【文章來源】: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2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第一章:圖像學
第一節(jié) 簡介
第二節(jié):帕諾夫斯基與《圖像研究》
第二章:馬格利特的生平
第三章:用圖像學的思維方式看馬格利特的藝術作品
第一節(jié):詩一般的夢境
第二節(jié):圖像的異性同構、并置與置換
第三節(jié):語言與圖像
第四章: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2975540
【文章來源】: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2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第一章:圖像學
第一節(jié) 簡介
第二節(jié):帕諾夫斯基與《圖像研究》
第二章:馬格利特的生平
第三章:用圖像學的思維方式看馬格利特的藝術作品
第一節(jié):詩一般的夢境
第二節(jié):圖像的異性同構、并置與置換
第三節(jié):語言與圖像
第四章: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2975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297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