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區(qū)唐卡的制作工藝及藝術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25 00:29
【摘要】:唐卡(Thang-ga),藏文意思為“平坦、展開、廣闊”等,《藏漢大詞典》中解釋為:“卷軸畫,畫有圖像的布或紙,可用軸卷成一束者�!碧瓶ㄊ遣貍鞣鸾涛幕幸环N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宗教作品。它的風格以精致、細膩、富有美感為特色,體現出高超的藝術思想和精湛的工藝。內蒙古地區(qū)唐卡,蒙古語稱之為“布斯吉如格”或“布爾罕呼如格”,元朝時期隨著藏傳佛教進入到蒙古高原,并在清代達到鼎盛。隨著藏傳佛教傳入蒙古高原,佛教文化也隨之盛行,內蒙古地區(qū)唐卡在受到藏傳佛教藝術影響的同時與本地區(qū)文化藝術相結合,經過千百年的發(fā)展形成了帶有地方性審美特點的唐卡藝術。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田野調查和走訪內蒙古大召、席力圖召、五當召、美岱召、蒙博博物館、包頭市博物館、布斯吉如格畫院、蒙古族唐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個人收藏者、呼和浩特“格日勒皮雕”、青海唐卡畫師等,總結和探討了唐卡藝術在內蒙古地區(qū)的傳入、盛行與交融,并重點分析了流傳在內蒙古地區(qū)的彩繪唐卡、馬鬃繞線堆繡唐卡、皮雕(畫)唐卡的制作工藝(包括材料的選取、繪制、裝裱工藝等),在展示其獨特的民族傳統(tǒng)工藝技法的同時,按照材料及工藝的特點提出了內蒙古地區(qū)唐卡的兩大種類,即宗教唐卡與藝術唐卡。通過具體的闡述與分析發(fā)現,內蒙古地區(qū)唐卡已形成了自身的藝術特征,它不僅是佛教文化的傳播工具,也是民族文化與藝術的重要載體。通過研究內蒙古地區(qū)唐卡的制作工藝及藝術特征,希望能夠為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發(fā)展,促進民族傳統(tǒng)工藝資源、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拓展民族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做出貢獻。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J219
【圖文】:
圖1成吉思汗家族祭祀圖逡逑Fig.l邋GenhisKhan邋familsacrific邋sacrifice邋ma逡逑
圖2三娘子壁W局部逡逑Fi.邋2邋Sannianmurals邋local逡逑
圖3圣主成吉思汗畫像逡逑Fig.邋3邋The邋image邋of邋the邋Lord邋Genghis邋Khan逡逑
本文編號:2803038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J219
【圖文】:
圖1成吉思汗家族祭祀圖逡逑Fig.l邋GenhisKhan邋familsacrific邋sacrifice邋ma逡逑
圖2三娘子壁W局部逡逑Fi.邋2邋Sannianmurals邋local逡逑
圖3圣主成吉思汗畫像逡逑Fig.邋3邋The邋image邋of邋the邋Lord邋Genghis邋Khan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烏日切夫;;略論蒙古人對清朝宮廷藏傳佛教造像藝術的影響[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2 鄒海鷹;王磊義;;介紹幾幅蒙古族唐卡[J];內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01期
3 錢占元;;藏傳佛教在內蒙古[J];思想工作;2006年01期
4 謝繼勝;唐卡起源考[J];中國藏學;1996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博涵;青海熱貢唐卡藝術的特征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03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280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