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見與重構(gòu)——口述史方法與“長安畫派”研究
本文選題:口述史方法 + “長安畫派”。 參考:《美術(shù)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長安畫派"是20世紀(jì)中葉崛起于西北地區(qū)的、極具個性和代表性的中國畫流派。將"長安畫派"的研究置于口述史視野的關(guān)照下,把相關(guān)歷見者的記憶及其重構(gòu)"長安畫派"的方式謹(jǐn)慎地納入畫派歷史的研究中,在搶救和深入挖掘"活歷史"的同時,還原歷史真相,從理論和實(shí)踐上拓展"長安畫派"的研究領(lǐng)域,為地域美術(shù)史研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范式的實(shí)踐。
[Abstract]:Changan painting School is a school of Chinese painting that rose in Northwest China in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study of Chang'an painting School is put under the care of oral history, and the memory of relevant historical person and the way of reconstruction of Chang'an painting School are carefu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udy of painting School History, while rescuing and digging deeply into "living History". In order to restore the historical truth and expand the research field of Chang'an painting School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practice for the study of regional art history.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藝術(shù)學(xué)項(xiàng)目“‘長安畫派’口述史”[批準(zhǔn)號:14EF152]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209.2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渝;;長安畫派(上)[J];收藏家;2002年03期
2 劉星;;由“三只手”想到的——關(guān)于長安畫派的一次對話[J];國畫家;2009年02期
3 張渝;;從自戀到自圣——長安畫派中的康師堯先生[J];收藏;2010年07期
4 薛征濤;;論“后長安畫派”[J];國畫家;2011年02期
5 葉堅(jiān);“長安畫派”的辯證藝術(shù)觀[J];西北美術(shù);1991年03期
6 ;新長安畫派作品選[J];畫刊;2006年01期
7 ;新長安畫派作品選[J];畫刊;2006年03期
8 ;新長安畫派作品選[J];畫刊;2006年05期
9 ;新長安畫派作品選[J];畫刊;2006年06期
10 ;新長安畫派作品選[J];畫刊;2006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屈健;;論“長安畫派”對現(xiàn)代繪畫史的貢獻(xiàn)及其歷史地位[A];“特殊與一般——美術(shù)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shù)史學(xué)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何金銘;;梁鑫哲《長安畫派研究》序[A];杜牧文學(xué)成就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健彪;關(guān)于新長安畫派的討論[N];各界導(dǎo)報;2006年
2 徐紅梅;“長安畫派”再現(xiàn)歷史風(fēng)云[N];人民日報;2007年
3 陜西日報社長 杜耀峰;長安畫派:為時代添光加彩[N];人民日報;2008年
4 杜耀峰;開掘長安畫派資源 促進(jìn)西部強(qiáng)省建設(shè)[N];陜西日報;2008年
5 楊建國;回顧與梳理:長安畫派對我們的啟示[N];證券日報;2009年
6 記者 王淑玲 楊小玲;陜西長安畫派研究院成立[N];陜西日報;2010年
7 李恢弘;“長安畫派”后代表人物楊祿魁[N];美術(shù)報;2011年
8 南陽子;現(xiàn)代解構(gòu)的后長安畫派探索者范炳南[N];美術(shù)報;2011年
9 ;以“長安精神”構(gòu)筑陜西畫壇輝煌未來[N];西安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張艷華 宮春麗;“長安精神”奏響中國美術(shù)時代強(qiáng)音[N];中國改革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屈健;“長安畫派”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盧阿芳;“長安畫派”人物畫的藝術(shù)風(fēng)格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2年
2 馬志超;“長安畫派”花鳥畫研究[D];西北大學(xué);2016年
3 湯琳;康師堯花鳥畫研究[D];西北大學(xué);2016年
4 申麗平;唐代“長安畫派”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6年
5 梁詠莉;長安畫派中山水畫的筆墨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0年
6 蔣娜;“長安畫派”及其影響力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7 馮軍書;論長安畫派山水畫中的秦嶺圖式[D];西安美術(shù)學(xué)院;2010年
8 鄧西冰;長安畫派對新疆山水畫的影響和啟示[D];新疆師范大學(xué);2011年
9 劉菲;長安畫派的藝術(shù)心理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2013年
10 王鑫;“長安畫派”花鳥畫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1912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91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