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山水折扇畫研究
本文選題:明清山水折扇畫 切入點:內(nèi)容和構(gòu)圖形式 出處:《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摘要】:明清折扇山水畫類屬于傳統(tǒng)的山水畫,但其以獨特的畫面形制表現(xiàn)出了自已的一些獨特特質(zhì)。本文以傳統(tǒng)折扇山水畫發(fā)展高峰的明清時期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這一時期折扇山水畫的主要內(nèi)容和構(gòu)圖形式,總結(jié)了其藝術(shù)的主要特點。明清折扇山水畫的表現(xiàn)內(nèi)容主要有一岸一水式,兩岸一水式和多峰重疊式,構(gòu)圖形式主要有左右邊角式,壓下中心式,全景展開式,上下擠壓式,一半式,左右環(huán)繞式等,最后部分以明清地區(qū)為代表,通過列表舉例的形式簡單梳理了明清山水中的折扇繪畫。明清山水折扇繪畫這種獨特的藝術(shù)形式通過方寸之間、虛實結(jié)合的方式使其山水畫得以彰顯,同時明清山水折扇繪畫多為文人繪畫,它體現(xiàn)了文人山水折扇畫的情懷與藝術(shù)才華,百代文苑萬里江山盡收于一握之中,展現(xiàn)于咫尺之間。
[Abstract]:Folding fan landscape painting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elongs to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painting, but it shows som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with its unique picture form.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peak of the traditional folding fan landscape paint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composition forms of folding fan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is period,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ts art. The performance content of folding fan landscape paint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ainly includes one bank, one water, one water on both sides and multiple peaks. The main forms of composition are left and right corner type, pressing center type, panoramic expansion type, upper and lower extrusion type, half type, left and right type, etc. The last part is represented by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paper simply combs the folding fan painting in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rough the form of listing examples. The unique art form of the landscape folding fan painting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akes its landscape paintings manifest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al and the false in the square inch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inting of landscape folding fa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mostly literati painting, which embodies the feelings and artistic talent of literati landscape folding fan painting.
【學(xué)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212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國橋;;儒學(xué)的轉(zhuǎn)向與唐宋人物畫的嬗變[J];安慶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03期
2 陳力;;再識中國畫藝術(shù)之境界[J];國畫家;2014年04期
3 王磊;;“遠”的追求與“三遠說”探微[J];池州學(xué)院學(xué)報;2014年04期
4 靳超;;試論《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建筑形象構(gòu)圖章法[J];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03期
5 梁振杰;;元代文人畫“墨”的風格呈現(xiàn)[J];大眾文藝;2014年22期
6 曹國橋;;理學(xué)影響下的兩宋花鳥畫[J];美與時代(下);2014年03期
7 曹國橋;;唐、宋鞍馬形象之變——比較韓^y、李公麟筆下的鞍馬形象[J];美術(shù)界;2014年04期
8 李影影;;“膽識兼融絢色寫心”——論朱德群抽象藝術(shù)[J];美術(shù)界;2014年08期
9 曹國橋;;透視“遷想妙得”傳統(tǒng)中國畫創(chuàng)作理論[J];美與時代(下);2014年08期
10 曹國橋;;唐宋繪畫的題材之變——以儒學(xué)的轉(zhuǎn)向為中心[J];美與時代(下);2014年09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黃國樂;嶺南繪畫集團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14年
2 張鵬;傅抱石客蜀時期故實畫考論[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5年
3 袁玲玲;論傳統(tǒng)工筆人物畫形神之美[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麗萍;對于畫家王宏崢油畫作品侵權(quán)的思考[D];西南民族大學(xué);2013年
2 盧貞;遠觀其勢 近取其質(zhì)[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12年
3 蘇志光;水再現(xiàn)的溯源與流變[D];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2014年
4 李惠子;限制與突破[D];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2014年
5 王雯雯;北京榮寶齋木版水印技藝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4年
6 李茂枝;新工筆人物畫意象空間的展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4年
7 阮維光(NGUYEN DUY QUANG);中國當代寫意重彩畫的表現(xiàn)特征[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4年
8 劉進寶;淺析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審美對當代油畫風景創(chuàng)作的影響[D];吉林大學(xué);2014年
9 王曉涵;談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14年
10 孫伯航;魏晉南北朝畫論的園林分析[D];天津大學(xué);2013年
,本文編號:15754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57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