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先秦楚漆畫的審美特質及其生命精神
本文關鍵詞: 漆畫藝術 繪畫形式 藝術風格 線描 生命精神 中國繪畫 楚人 審美特質 筆刷 黑漆 出處:《美術觀察》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楚漆畫是先秦楚人利用天然漆制成的一種早期繪畫形式。根據(jù)現(xiàn)存的漆畫遺跡來看,它主要裝飾在漆器的表面,多以筆刷進行線描和填涂。作為楚藝術的典型代表,楚漆畫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極大豐富和發(fā)展了先秦藝術的內容。同時,楚漆畫是中國繪畫的早期階段,尤其是先秦楚人對毛筆的發(fā)明和應用,開創(chuàng)了中國藝術史上最早使用毛筆進行繪畫的先河。相比于早期的壁畫和服飾紋章,楚漆畫充滿生命活
[Abstract]:Zheng Chu lacquer painting is an early form of painting made of natural lacquer by the people of the Pre-Qin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lacquer painting remains, it is mainly decorated on the surface of lacquer ware, mostly painted and filled with brushes.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u art, The unique artistic style of Chu lacquer painting greatly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content of pre-Qin art. At the same time, Chu lacquer painting was the early stage of Chinese painting, especially the inven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rush brush by the pre-Qin Chu people. Created the firs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to use brush for painting. Compared with the early murals and clothing heraldry, Chu lacquer painting is full of life
【作者單位】: 湖北長江大學;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鄧鷴;;漆畫藝術的時尚化回歸策略[A];2013福建省傳播學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楊琳;中國漆畫:又一塊市場洼地[N];上海證券報;2008年
2 記者 李文亭 實習生 梁武安;中國當代漆畫高等教育論壇舉行[N];江西日報;2010年
3 赤平;漆畫高等教育亟需加強學科建設[N];中國藝術報;2010年
4 天穎;對漆畫的認識不能停留在技術層面[N];中國文化報;2010年
5 本報實習記者 李亦奕 記者 王溪楠;馮健親:漆畫是有發(fā)展前途的畫種[N];中國文化報;2013年
6 范福安 黃山市安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當代漆畫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之思考[N];安徽經(jīng)濟報;2013年
7 范福安 黃山市安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淺論新安漆畫之美[N];安徽經(jīng)濟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夏超;從全國美展看漆畫[N];美術報;2014年
9 記者 唐子韜;從地方走向全國 漆畫市場漸熱[N];上海證券報;2014年
10 蔡克振;漆畫藝術:鳳凰花樹更繁茂[N];中國文化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范明風(PHAM MINH PHONG);阮思嚴(NGUYEN TU NGHIEM)繪畫藝術研究[D];上海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偉;新材料在當代漆畫中的運用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0年
2 王麗君;中國當代漆畫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D];南昌大學;2010年
3 劉金棟;江西漆畫的藝術形式與特點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4 檀曉丹;當代福建漆畫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5 竇微;關于漆畫的思考[D];南京藝術學院;2013年
6 張吉靜;漆畫展示功能的研究[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3年
7 蘭昊;北京漆畫創(chuàng)作現(xiàn)狀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5年
8 韓寶玉;探析漆材料表達語境中的拓展性繪畫特征[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9 唐甜;漆畫的“匠”與“藝”[D];天津美術學院;2015年
10 張悅;漆情畫意—漆畫創(chuàng)作情感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055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50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