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線條形狀和主方向墨色分布特征的中國畫畫家識別算法
本文關鍵詞: 中國畫分類 方向梯度直方圖 主方向墨色 線條形狀 特征提取 出處:《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前針對中國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內(nèi)容的圖像分析上,但是對于中國畫的分類識別,更重要的是藝術風格而非內(nèi)容.中國畫的本質(zhì)是筆墨運用,筆道的線條形狀和墨色構(gòu)成是鑒別藝術風格的重要因素.因此,文中提出基于筆墨特征的中國畫畫家識別算法.首先提取墨線的形狀特征和墨色的布局特征,然后綜合上述2種特征,作為支持向量機的輸入訓練得到畫作分類器.實驗表明,文中算法在平均查全率和查準率上較優(yōu),可以用于中國畫的數(shù)字化分析、理解和識別,為中國畫傳承和鑒賞提供有效的數(shù)字工具.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painting is mainly focused on content-based image analysis, but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the artistic style than the content. The essence of Chinese painting is the use of ink and brush. Line shape and ink color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 distinguish the artistic style.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cognition algorithm for Chinese painting painters based on brush and ink features. Firstly, the shape features of ink lines and the layout features of ink colors are extracted. Then synthesizing the above two features, as input training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to get the painting classifier.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n the average recall and precision is better, can be used in the digital analysis of Chinese painting.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digital tools.
【作者單位】: 天津財經(jīng)大學理工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61502331) 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15JCQNJC00800,16JCYBJC42000) 中國民航信息技術科研基地開放課題(No.CAAC-ITRB-201504)資助~~
【分類號】:J212;TP391.41
【正文快照】: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61502331),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ianjin(No.15JCQNJC00800,16JCYBJC42000),Open Proje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Base of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No.CAAC-ITRB-2015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岳黔山;傳統(tǒng)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重點 新世紀中國畫藝術教育應以發(fā)展[J];美術;2002年04期
2 李強;筆與墨 舊與新——略論中國畫的自我表現(xiàn)[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張啟鋒,吳小琴;芻議中國畫創(chuàng)新[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張丕亞;中國畫與詩書印淺談[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葉柳城;論中國畫的表現(xiàn)語言——線[J];美與時代;2004年06期
6 李剛;追求獨到 走向崇高——中國畫藝術創(chuàng)作心得筆談[J];美術;2004年08期
7 徐軼歐;淺談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8 翁振;淺論中國畫多學科跨學科的綜合性[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9 袁學軍;試論中國畫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美術觀察;2004年10期
10 謝定超;硯邊雜談:也說幾句[J];美術大觀;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黃鴻儀;;論中國畫的“內(nèi)美”[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黃鴻儀;;漫議“中國畫畫家”[A];'2007中國畫創(chuàng)作觀摩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黃鴻儀;;呼喚科學、準確的美術評論[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4 葉青;;論中國畫寫實傳統(tǒng)的基本特征[A];江西省文藝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段澤林;中國畫的“芯”與“新”在哪?[N];中國藝術報;2011年
2 著名美術評論家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名譽主任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邵大箴;志在拓展與創(chuàng)新——童乃壽的中國畫[N];美術報;2013年
3 張立辰;對中國畫題材創(chuàng)新的兩點看法[N];美術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王瑟;怒放的新疆中國畫[N];光明日報;2013年
5 蔡超 周立堂;論中國畫的空間構(gòu)圖[N];美術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馮智軍;中國畫要敢于面對重大現(xiàn)實問題[N];中國文化報;2014年
7 郭浩滿;中國畫市場何止值10億[N];中國文化報;2004年
8 郭浩滿;中國畫必然升值的原因[N];文藝報;2004年
9 特約記者 張迎春;探索中國畫在新疆發(fā)展的新思路[N];阿克蘇日報;2007年
10 錢曉鳴;大力促進中國畫的和諧發(fā)展[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嚴健民;中國當代山水畫在美國東部的認知[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妍玫;論中國畫課程在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開設的必要性[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肖日增;論中國畫的虛實[D];山東大學;2015年
3 周曉霞;論中國畫線條的美學內(nèi)涵[D];貴州大學;2015年
4 李棟楠;中國明代山水畫與文藝復興時期風景畫對比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5 姜建宇;中國畫的線性表現(xiàn)方法在油畫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D];吉林藝術學院;2016年
6 李志潔;書畫相通—論中國畫與書法的關聯(lián)性[D];遼寧師范大學;2016年
7 毛軍;簡論中國畫的傳承[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8 紀玉強;關于中國畫觸覺語言的猜想[D];中國美術學院;2009年
9 鄭墨;“傳統(tǒng)筆墨”在中國畫基礎教育中的價值[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馮艷艷;淺談我對中國畫民族性的認識[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56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45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