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傳統(tǒng)繪畫流派之勉唐派與噶赤派著色技巧淺析
本文關鍵詞:藏族傳統(tǒng)繪畫流派之勉唐派與噶赤派著色技巧淺析
【摘要】:唐卡作為藏文化所特有的藝術形式,其中勉唐派和噶赤派唐卡就孕育在這片高原之上。西藏的衛(wèi)藏以及昌都地區(qū)、青海熱貢的畫風受惠于勉唐派,而康區(qū)的德格保持著嘎瑪嘎赤派風格,這種現(xiàn)象延續(xù)至今。本人于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就讀本科階段所學為藏畫專業(yè),如今有幸能夠在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讀研,并遇到著名唐卡大師格桑次旦教授為導師,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會來進一步學習藏族美術中占有至高地位的勉唐派藝術,收獲頗多。本人認為勉唐派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是和其所特有的繪畫著色技巧息息相關的,有關藏族繪畫的書籍和論文國內(nèi)外都有許多,但是從對比學的角度研究勉唐派的著色技巧這一課題的書籍資料并不多,尤其是相關的漢文資料更是寥寥無幾,所以這是本人選擇該課題的初衷。具體的研究方法上本人將對勉唐派和噶赤派進行比較,以此來闡述兩種畫派在著色技巧上的異同之處,試圖解析勉唐派藝術的著色技法和主要特征。本人將通過平時收集整理的相關資料、書籍的借鑒,以及聽取以導師為主的各位代課老師和相關專業(yè)人士的指導性建議作為規(guī)劃論文的主要依據(jù)來完成本研究。研究本課題的目的在于,更加系統(tǒng)和規(guī)范的梳理出兩派唐卡的著色技巧,與此同時通過此次研究使兩派唐卡著色技巧方面的信息更加完備和詳細,提高其學術性和科學性。
【學位授予單位】:西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20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仇保燕;;帛畫唐卡[J];國學;2010年08期
2 潘深亮;;精工奇異 富麗堂皇 清宮所藏唐卡的種類與特色[J];收藏;2010年01期
3 江輝;;從唐卡制作工藝和色彩看晚期唐卡的特點[J];大眾文藝;2010年20期
4 劉峻;;筆繪唐卡損傷原因分析及維護與修復[J];價值工程;2012年14期
5 陳俊樺;;“挾藝穿行”的畫師群體——陳乃華博士新著《無名的造神者:熱貢唐卡藝人研究》評介[J];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6 彭兆榮;;藝術抑或吉則,這是一個問題——以青海熱貢唐卡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7 陳文彥;;o"風入緙 織繡若金——織繡唐卡中的漢文化烙印[J];藝術市場;2013年10期
8 歐朝貴;;介紹兩幅明清唐卡[J];文物;1985年11期
9 史研;;藏醫(yī)瑰寶——唐卡[J];中國民族;1986年07期
10 馬花;;熱貢唐卡的文化藝術特征[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彭措朗杰;;淺論唐卡的保護[A];文物保護技術(1981~1991)[C];2010年
2 杜華;白云飛;;古代唐卡清洗之研究[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第四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白云飛;杜華;;唐卡修復中的補色研究[A];文物保護與修復紀實——第八屆全國考古與文物保護(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阿耳;藏域唐卡流失秘密[N];財經(jīng)時報;2005年
2 曉白;藏畫中的高級手工藝品——唐卡[N];中國改革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張占鰲邋張子瑞 實習生 尤博;西藏唐卡[N];市場報;2008年
4 常山;吾屯——唐卡之鄉(xiāng)[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5 水天;唐卡拍價風生水起[N];上海金融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尹曉宇 王漢超;傳承唐卡,我們走到了一起[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7 方翔;雪域唐卡繪新篇[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8 本報記者 夏先清;拉薩八廓街上的“唐卡人”[N];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9 劉文東;唐卡:謳歌信仰的精致藝術[N];光明日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尹欣;唐卡,那一眼的千年絢爛[N];解放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麗莎(Mara Lisa Arizaga);貴德瓊毛寺的沃摩隆仁唐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魏玉娟;談唐卡中的用線[D];西藏大學;2014年
2 王雅璇;藏族傳統(tǒng)繪畫流派之勉唐派與噶赤派著色技巧淺析[D];西藏大學;2015年
3 倫珠;論洛扎塞卡古托寺繪畫藝術[D];西藏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879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28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