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時期林紓談中西方繪畫
本文關鍵詞:新文化運動時期林紓談中西方繪畫
【摘要】:《春覺齋論畫》完成于新文化運動時期,是林紓唯一一部畫論著作,其中談到了他對中西方繪畫的理解。內容主要包括對"美術"這一舶來詞的認識與傳播、對"形""神"關系在中西方繪畫中不同呈現(xiàn)方式的研究、對西方繪畫能否適應中國傳統(tǒng)審美意味問題的探討等五個方面。通過此研究,以期了解西學東漸的時代背景下林紓的"新""舊"取向,進而增進對林紓文化主張的認識。
【作者單位】: 閩江學院美術學院;
【基金】:2013年閩江學院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MJUB2013028) 2015年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JAS150497)
【分類號】:J205
【正文快照】: 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室名春覺齋、煙云樓,福建閩縣(今福州)人,是近代中國著名的翻譯家、古文家、詩人和畫家!洞河X齋論畫》是林紓唯一一部畫論著作,大致完成于1916-1919年,即在新文化運動席卷全國之時,林紓表達文化主張的重要著作!洞河X齋論畫》中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初敬業(yè),王建民,高群;中西方繪畫中“線”之比較[J];臨沂師專學報;1999年04期
2 王冶;;淺析中西方文化對中西方繪畫的影響[J];神州;2013年29期
3 文淑麗;陳宇剛;;淺論傳統(tǒng)中西方繪畫構圖的差異[J];芒種;2014年10期
4 李華民;;中西方繪畫差異成因探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5 劉筱湄;中西方繪畫技法差異透視[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6 劉桂花;中西方繪畫之比較研究[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3年11期
7 閆偉紅;中西方繪畫中的“虛實相生”[J];美與時代;2004年03期
8 趙麗艷;;中西方繪畫與宗教的關系[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03期
9 孫獻華;;再造空間——中西方繪畫中的空間營造比較[J];國畫家;2007年06期
10 馮利源;孫艷梅;;論文化根源與中西方繪畫形式的差異性[J];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 金濤;墨海堂里學中國畫的法國人[N];中國藝術報;2010年
2 冬炎;大空間的鋼筆畫表達[N];中國藝術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立君;論中西方繪畫中的怪誕美[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車言寧;中西方繪畫藝術造型之比較[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毛曉東;中西方繪畫造型差異淺析[D];西安美術學院;2012年
4 董亮亮;淺談中西方繪畫之典型線質和色彩運用對我創(chuàng)作的影響[D];西安美術學院;2015年
5 黃春華;樹的意象[D];云南大學;2013年
6 劉虎;淺論中西方繪畫意境與空間的關系[D];山西大學;2008年
7 袁延X;“樂”水·“觀”水[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8 戴勇;中西方繪畫空間表達方式對比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3年
9 李苗利;中西方繪畫的審美認知差異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趙楠;中西方繪畫色彩比較[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683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26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