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具象繪畫用筆的形式感
本文關鍵詞:論具象繪畫用筆的形式感
【摘要】:本文結合個人創(chuàng)作實踐,通過借鑒大師作品,探討了用筆的形式感在具象繪畫中的價值和意義,認為在具象繪畫中,用筆的形式感不僅有助于增強畫面的作品感和可讀性,也有助于提升塑形狀物的效率。文章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第二部分探討了繪畫造形與筆觸的平面化屬性及兩者的關系。第三部分例舉了對我有較大影響的大師的作品,整理出各時期筆法流變的特點,通過分析各種用筆方式,體會大師對用筆形式感的講究,學習他們處理用筆與造形關系的經(jīng)驗。第四部分為創(chuàng)作體會,主要探討用筆的形式感對我個人創(chuàng)作的畫面圖式、造形風格和繪畫程序所產(chǎn)生的具體影響。
【關鍵詞】:具象繪畫 用筆 形式感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205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緒論9-10
- 第二章 用筆與繪畫造形10-13
- 2.1 繪畫造形的平面性特征10-11
- 2.2 筆觸的獨立審美價值及其與繪畫造形的關系11-13
- 第三章 具象繪畫大師的用筆方式及啟示13-24
- 3.1 16世紀“線描風格”繪畫中的用筆方式13-17
- 3.2 印象派以及現(xiàn)代主義繪畫中的用筆17-20
- 3.3 現(xiàn)當代具象繪畫中的用筆20-24
- 第四章 創(chuàng)作體會24-30
- 4.1 具象性與平面性的結合24-25
- 4.2 通過用筆的形式感強化造形的主動性25-28
- 4.3 繪畫程序的調整----用筆的主動性與局部畫法28-30
- 結論30-31
- 參考文獻31-32
-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32-33
-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參與的項目33-34
- 致謝3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曉華;;也談抽象與具象繪畫[J];美與時代;2006年02期
2 董金龍;;淺析法國當代具象繪畫[J];美術大觀;2009年07期
3 陳洪健;;新具象繪畫及其精神性探索[J];大眾文藝;2010年02期
4 李友昌;;從兩幅畫的比較看當代新具象繪畫的特點[J];美術大觀;2010年09期
5 王海明;熊偉;;西方近現(xiàn)代新具象繪畫之我見[J];美術大觀;2010年08期
6 胡繼寧;;淺析現(xiàn)當代具象繪畫的表現(xiàn)性[J];美與時代(中);2010年12期
7 孫齊;;淺談情感在具象繪畫、雕塑中的意義[J];美術大觀;2011年11期
8 程建;;淺談具象繪畫中的抽象因素[J];大眾文藝;2011年20期
9 黃海蓉;;具象繪畫的存在與生機[J];大眾文藝;2012年09期
10 ;美國當代具象繪畫[J];世界美術;1993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孫金韜;別具意味的新具象繪畫[N];中國文化報;2009年
2 記者 李彬 唐真龍;守望與求索[N];上海證券報;2010年
3 戴士和;具象繪畫的勃勃生機[N];中國文化報;2006年
4 陳正雄;抽象畫欣賞的美學原則[N];中國藝術報;2009年
5 殷雙喜;人文精神的價值[N];文藝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晨陽;“意”與“物”[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偉華;西方具象繪畫中環(huán)境因素對情感傳達的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2 陳洪健;新具象繪畫的精神性呈現(xiàn)[D];山東建筑大學;2010年
3 馮超;論具象繪畫的抽象性[D];湖北美術學院;2007年
4 吳洪兵;真性情的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淺析阿利卡具象繪畫藝術[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5 吳尚;心理的現(xiàn)實主義[D];天津美術學院;2015年
6 丁椺寧;淺析具象繪畫中運動性特征[D];上海大學;2015年
7 李晴艷;論具象繪畫用筆的形式感[D];上海大學;2015年
8 龔為;現(xiàn)當代具象繪畫的構圖[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9 武鴻飛;具象繪畫的新生[D];河南大學;2011年
10 賈玉民;追尋者的足跡—淺談中國當代新具象繪畫[D];吉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392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03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