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興隆方言的語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3 15:26
本文關鍵詞:河北興隆方言的語音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河北興隆方言 單字音系 連讀變調 兒化 動變
【摘要】:興隆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南部,長城北側。興隆方言屬于冀魯官話保唐片的薊遵小片。本文以興隆縣(掛蘭峪鎮(zhèn))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為主要研究對象,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對興隆方言的聲、韻、調及其中古音來源、連讀變調、兒化等語流音變現(xiàn)象進行了描寫分析,并重點探討了本方言中的“動變”現(xiàn)象。 本文比較有價值的研究和主要結論是: 1、興隆方言單字音系統(tǒng)中聲母、韻母與普通話差別不大,聲調中陽平調值與普通話差別較大,為中降調31。聲韻調的中古音來源大部分與普通話相同,區(qū)別在于:部分疑影母字普通話為開口呼零聲母,興隆方言有n聲母;部分來母遇攝、通攝(入聲)合口三等字演變?yōu)閡ei韻母,如“呂”讀[luei213]、“綠”讀[luei53]、“濾”讀[luei53]。 2、興隆方言陽平的變調較為復雜,,在不同條件下有31-22、31-53、31-45、31-44四種變調調值。兒化韻的歸并程度要高于普通話。 3、興隆方言中存在兒化式的動詞變韻現(xiàn)象,這種“動變”與本方言的兒化合音僅在語音形式上相同,其引發(fā)合音音變的語法成分不同、發(fā)生合音的層面不同,發(fā)生合音的條件不同,合音形式的穩(wěn)固程度也不相同。 4、興隆方言引發(fā)動變合音的動詞后附虛成分是“-了、-著、-的在/到”;動變發(fā)生的位置條件是非句尾。與河南、山東的動變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興隆方言動變的應用范圍較小,動變合音的穩(wěn)固程度較低,正處于發(fā)展過程中。 本文研究可以豐富興隆乃至河北方言的研究成果。對認識“動變”這一方言現(xiàn)象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河北興隆方言 單字音系 連讀變調 兒化 動變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72.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7
- 1.1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和意義10
- 1.2 本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10-13
- 1.2.1 關于興隆縣及周邊地區(qū)方言的研究11
- 1.2.2 關于動變現(xiàn)象的研究11-13
- 1.3 興隆縣方言概況13-15
- 1.3.1 興隆縣概況13-14
- 1.3.2 興隆縣方言的內(nèi)部差異及分區(qū)14-15
- 1.4 材料來源及記音符號15-17
- 1.4.1 材料來源15-16
- 1.4.2 本文所使用的音標及符號16-17
- 第二章 單字音系17-21
- 2.1 聲母17
- 2.2 韻母17-18
- 2.3 聲調18-19
- 2.3.1 掛蘭峪話的單字調18-19
- 2.3.2 陽平調值的地域差異19
- 2.4 聲韻配合規(guī)律19-21
- 第三章 歷史音韻21-33
- 3.1 聲母的中古音來源21-23
- 3.2 韻母的中古音來源23-29
- 3.3 聲調的中古音來源29-33
- 3.3.1 興隆方言聲調的中古音來源29-30
- 3.3.2 古入聲的今分派30-33
- 第四章 語流音變33-45
- 4.1 連讀變調33-37
- 4.2 兒化37-40
- 4.2.1 兒化的界定37-38
- 4.2.2 兒化對韻母的影響38-40
- 4.3 動變40-45
- 4.3.1 動變的界定40-41
- 4.3.2 興隆方言動變的特點41-43
- 4.3.3 興隆方言與山東、河南方言動變的比較43-45
- 結語45-46
- 參考文獻46-48
- 致謝4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小凡;漢語方言連讀變調的層級和類型[J];方言;2004年01期
2 辛永芬;;河南浚縣方言的子變韻[J];方言;2006年03期
3 劉淑學;;冀魯官話的分區(qū)(稿)[J];方言;2006年04期
4 劉丹青;;語法化理論與漢語方言語法研究[J];方言;2009年02期
5 趙清治;長葛方言的動詞變韻[J];方言;1998年01期
6 王自萬;;開封方言變韻的幾個問題[J];漢語學報;2011年02期
7 王顯志;孫大為;;唐山市區(qū)方言的音系描寫[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15期
8 劉俐李;20世紀漢語連讀變調研究回望[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9 閆小斌;;漢語北方話上聲連讀變調研究[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張文光;唐山方言單音節(jié)動詞兒化與動態(tài)變化[J];唐山師專學報;2000年01期
本文編號:8445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84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