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與修辭》專欄主持人語
本文關鍵詞:《互文與修辭》專欄主持人語
更多相關文章: 女性主義研究 克里斯蒂娃 互文性理論 學術聲譽 巴黎第七大學 精神分析 朱莉婭 人文學者 學術貢獻 文學批評
【摘要】:正2012年11月,復旦大學人文基金"光華杰出人文學者"項目邀請巴黎第七大學的朱莉婭·克里斯蒂娃教授蒞臨復旦講學,上海各高校師生有幸聆聽四場內容博大精深的講座,盡享學術盛宴!克里斯蒂娃教授享有國際學術聲譽,是互文性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但克里斯蒂娃教授的學術貢獻不僅于此,她在符號學、語言學、哲學、文學批評、精神分析、社會學、女性主義研究領域也都成就卓著,她的著述在這些學科
【關鍵詞】: 女性主義研究;克里斯蒂娃;互文性理論;學術聲譽;巴黎第七大學;精神分析;朱莉婭;人文學者;學術貢獻;文學批評;
【分類號】:+
【正文快照】: 2012年11月,復旦大學人文基金“光華杰出人文學者”項目邀請巴黎第七大學的朱莉婭·克里斯蒂娃教授蒞臨復旦講學,上海各高校師生有幸聆聽四場內容博大精深的講座,盡享學術盛宴!克里斯蒂娃教授享有國際學術聲譽,是互文性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但克里斯蒂娃教授的學術貢獻不僅于此,她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屹;劉兵;;性別視野的意義與局限——從《<三言>性別話語研究:以話本小說的文獻比勘為基礎》談起[J];中國圖書評論;2009年05期
2 王哲;劉兵;;女性主義ICT研究與建構主義[J];哲學動態(tài);2008年04期
3 彭建武;;語用研究的新視角——女性主義語用學[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4 郭力;;“上帝”不會重新洗牌[J];文學自由談;2006年04期
5 李東霞;孫勇;;女性主義研究方法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4期
6 孫勇;李東霞;;女性主義在電視廣告中的應用——淺析我國電視廣告中女性形象偏差的原因[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10期
7 胡毅;張京祥;徐逸倫;;基于女性主義視角的我國居住空間歷史變遷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3期
8 郭燕;;基于現(xiàn)實的西方女性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思考[J];山花;2011年08期
9 王勇;;后殖民女性主義視野下簡·愛的形象[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10 朱敏;;舞蹈與女性主義研究——美國訪學筆記[J];舞蹈;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強乃社;;女性主義者關于人的思想[A];第八屆暨第七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羅利群;;民族教育研究的女性主義質性研究視角[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陳玉林;;“使用”問題研究——技術史的一種文化轉向[A];全球化視閾中的科技與社會——全國科技與社會(STS)學術年會(2007)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女性主義的跨文本寫作與閱讀[N];文學報;2005年
2 陳香 舒晉瑜;讀書在3月8日[N];中華讀書報;2007年
3 宋少凈 韋志國;女性博客的文化意義[N];文藝報;2006年
4 劉舒曼;女人緣何“不在”?[N];中華讀書報;2006年
5 王宏維;都市空間及關于公廁的討論[N];南方日報;2007年
6 記者 陳香;本土女性學教材出版掀起第一波[N];中華讀書報;2007年
7 王宏維;“公共政策”與女性就業(yè)[N];南方日報;2006年
8 劉兵;生態(tài)與性別[N];人民日報;2010年
9 中國法學會反家庭暴力研究中心 榮維毅 南開大學中文系 喬以鋼 清華大學科學與人文研究所 劉兵;兩性本該惺惺相惜[N];社會科學報;2004年
10 ;女性之思 敲開經濟學之門[N];中國婦女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周潔;安·達菲詩歌女性主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2 潘建;弗吉尼亞·伍爾夫:性別差異與女性寫作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3 鄒曉紅;中國婦女權利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黃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義分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5 周春;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批評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呂穎;反思與建構[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滿小靜;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2 張卓;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女性期刊[D];西北大學;2006年
3 白玫;社會性別理論初探[D];內蒙古大學;2006年
4 岳二珍;荊棘叢中的安全之花——曼斯菲爾德及其女性主義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5 馮江;國際關系中的女性主義思潮[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陳方;女性主義視野下的道德教育[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7年
7 孟曉超;國際經濟法的女性主義視角評析[D];吉林大學;2006年
8 馬仁增草;藏族題材電影之女性思考[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9 梁文燕;論艾米·洛威爾詩歌中的“姐妹情誼”[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
10 張曉寧;猶太女性主義的性別與上帝觀(Gender and God)[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008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80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