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篇校釋》俗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19:12
本文關(guān)鍵詞:《玉篇校釋》俗字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玉篇校釋》 俗字 俗字類型 俗字認識 承用情況
【摘要】:俗字研究是近代漢字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疑難字考釋和科學漢字史書寫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队衿a尅窞檠芯克鬃痔峁┝素S富的參考材料。在總結(jié)前人俗字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論文對《玉篇校釋》中所收錄的俗字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 《玉篇校釋》中輯錄的俗字共有1952個,分布在287部。通過對這些俗字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表述體例分析,參照漢字構(gòu)形學理論,將俗字分為俗用、俗造、俗寫三大類進行了討論,并嘗試把俗字的演變過程及特點做了分類說明。 胡吉宣先生和其他學者(包括清代學者段玉裁和當代學者張涌泉先生)在俗字理念方面有同有異。從整體上來看,胡吉宣先生對俗字基本持肯定態(tài)度。在校釋過程中,胡吉宣先生確定某字是俗字,主要考慮了文字的實際情況,也遵從約定俗成的社會用字習慣。 通過與《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進行比較,并討論《玉篇校釋》中所收俗字的承用情況,可以看出,某些俗字在今天的通行是漢字繼承性的具體體現(xiàn),其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漢字發(fā)展的總趨勢是簡化;一是政府的強制規(guī)范。 胡吉宣先生的《玉篇校釋》在俗字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有整理了大量俗字,,深化了俗字理論;其不足之處主要是沒有詳細的體例說明,不便查閱,與此同時,個別觀點也尚需斟酌?傊,其研究成果對后世的俗字研究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玉篇校釋》 俗字 俗字類型 俗字認識 承用情況
【學位授予單位】:渤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6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緒論10-18
- (一)俗字定義與范圍10-12
- (二)文獻綜述12-16
- 1.《玉篇》及《玉篇校釋》研究12-14
- 2.俗字研究14-16
- (三)研究內(nèi)容16-17
- (四)研究意義17
- (五)研究方法17-18
- 一、《玉篇校釋》俗字概況18-36
- (一)《玉篇校釋》俗字數(shù)量分布18-21
- (二)《玉篇校釋》俗字表述體例21-25
- (三)《玉篇校釋》俗字類型分析25-36
- 1.俗用27-28
- 2.俗造28-32
- 3.俗寫32-36
- 二、胡吉宣先生與其他學者俗字認識之比較36-43
- (一)胡吉宣先生與段玉裁俗字認識比較36-40
- 1.俗字數(shù)量36-37
- 2.俗字表述體例37-38
- 3.俗字具體類型38-39
- 4.胡吉宣先生與段玉裁俗字認識比較39-40
- (二)胡吉宣先生與張涌泉先生的俗字認識比較40-43
- 1.俗字數(shù)量40-41
- 2.俗字具體類型41
- 3.胡吉宣先生與張涌泉先生俗字認識比較41-43
- 三、《玉篇校釋》俗字行廢情況略論43-47
- (一)目前承用的俗字43-44
- (二)已經(jīng)廢棄的俗字44-45
- (三)具體原因闡釋45-47
- 1.漢字發(fā)展的總趨勢是簡化45-46
- 2.政府強制規(guī)范46-47
- 四、《玉篇校釋》俗字研究評議47-49
- (一)《玉篇校釋》俗字研究成就47-48
- 1.實踐方面,整理了大量俗字47
- 2.理論方面,深化了俗字理論47-48
- (二)《玉篇校釋》俗字研究不足48-49
- 結(jié)語49-50
- 參考文獻50-54
- 后記54-55
- 攻讀學位期間的學術(shù)成果55-56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鄭彩鳳;《玉篇校釋》引用古文字材料之研究[D];渤海大學;2014年
2 代爽;《玉篇校釋》俗字研究[D];渤海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415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6415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