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印尼學生的量詞偏誤分析調查與建議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10:12
本文關鍵詞:基于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印尼學生的量詞偏誤分析調查與建議
【摘要】:漢語里的量詞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卻缺其不可、不可替代。然而量詞偏誤在外國學習者中卻十分常見。故筆者運用語料分析、問卷調查、訪談等多種研究方法,以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印度尼西亞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漢語量詞偏誤情況進行了分析調查。本文首先對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印尼學生的漢語量詞偏誤情況進行了整理分析,并歸納總結了其偏誤的類型;隨后為了進一步印證筆者對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量詞偏誤情況的分析結果,筆者又對66位參加過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的印尼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與訪談,對該調查結果進行了數(shù)據統(tǒng)計,并將數(shù)據統(tǒng)計的結果與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的語料分析結論進行了對比分析;最后,筆者針對研究結論中印尼學生漢語量詞使用的主要偏誤及其產生原因,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及建議,希望能對印尼學生習得漢語量詞有一定的幫助,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量詞教學提供一些的參考。 在對HSK語料庫中印度尼西亞學生量詞的偏誤情況進行分析后,筆者發(fā)現(xiàn)其對漢語量詞使用得較少,并出現(xiàn)了“量詞錯用”“量詞漏用”“量詞冗余”等多種偏誤;而隨后,筆者對印度尼西亞學生的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更印證了其對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語料的分析結論。本研究認為母語負遷移、目的語規(guī)則泛化、學習方法錯誤、專用漢語教材及工具書的缺乏、教師對學生母語認知的缺乏等都是印度尼西亞學生量詞偏誤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筆者希望本文能夠增進印度尼西亞學生對其量詞偏誤的認知,幫助其減少量詞偏誤,在理論及實踐上有一定參考價值,為其漢語學習提供幫助。
【關鍵詞】:印尼 漢語量詞 偏誤 分析 調查 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5.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5
- 1.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10-11
- 1.1.1 選題背景10
- 1.1.2 研究意義10-11
- 1.2 研究現(xiàn)狀11-13
- 1.2.1 漢語量詞研究現(xiàn)狀11-12
- 1.2.2 漢印量詞對比研究現(xiàn)狀12
- 1.2.3 漢語量詞偏誤研究現(xiàn)狀12-13
- 1.2.4 小結13
- 1.3 研究的范圍、方法和對象13-14
- 1.3.1 研究范圍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3.3 研究對象14
- 1.4 主要研究內容、創(chuàng)新點和難點14-15
- 1.4.1 主要研究內容14
- 1.4.2 創(chuàng)新點14
- 1.4.3 難點14-15
- 第2章 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印尼學生的量詞偏誤情況分析15-25
- 2.1 HSK語料庫中印尼學生的量詞語料統(tǒng)計分析15-17
- 2.2 HSK語料庫中印尼學生的量詞偏誤情況統(tǒng)計分析17-18
- 2.3 印尼學生的漢語量詞使用偏誤分析18-25
- 2.3.1 量詞錯用19-21
- 2.3.1.1 量詞“個”的錯用19-20
- 2.3.1.2 “個”以外量詞的錯用20-21
- 2.3.2 量詞漏用21-22
- 2.3.3 量詞冗余22-23
- 2.3.4 數(shù)量詞組的位置不當23-24
- 2.3.5 量詞重疊的錯誤24-25
- 第3章 針對HSK語料研究結論的問卷調查結果及對比分析25-35
- 3.1 調查問卷說明25
- 3.2 量詞偏誤情況調查結果及對比分析25-30
- 3.2.1 選擇題調查結果及對比分析25-27
- 3.2.2 填空題調查結果及對比分析27-28
- 3.2.3 判斷改正題調查結果及對比分析28-29
- 3.2.4 造句題調查結果及對比分析29-30
- 3.3 量詞偏誤原因調查結果及對比分析30-35
- 3.3.1 漢語量詞使用頻率調查結果及對比分析30-31
- 3.3.2 學習漢語量詞方法調查結果及對比分析31-32
- 3.3.3 漢語量詞掌握情況主觀評價調查結果及對比分析32-33
- 3.3.4 印尼學生量詞偏誤原因調查及對比分析33-35
- 第4章 印尼學生漢語量詞使用偏誤成因35-40
- 4.1 內部原因35-37
- 4.1.1 母語負遷移35-36
- 4.1.2 目的語規(guī)則泛化36-37
- 4.1.3 學習方法錯誤37
- 4.2 外部原因37-40
- 4.2.1 專用教材缺乏38
- 4.2.2 專用工具書缺乏38-39
- 4.2.3 教師對學生母語認識不足39-40
- 第5章 對策及建議40-43
- 5.1 加強語言對比教學40-41
- 5.2 改進量詞學習方法41
- 5.3 編寫專用教材及工具書41-42
- 5.4 增強教師對學生母語的認知42-43
- 結論43-44
- 參考文獻44-46
- 附錄46-50
- 致謝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于逢春,王曉坤;對外漢語教師綜合素養(yǎng)論略[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李清;對外漢語教學中漢語量詞的教學及其文化意蘊[J];楚雄師專學報;2000年04期
3 吳遠恒;漢語量詞的英語表達[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4 陳成;畢琴;;基于學習者母語思維與文化背景的二語習得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31期
5 余雅;;母語遷移現(xiàn)象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7年09期
6 焉德才;論對外漢語詞匯教學過程中的“偏誤預治”策略[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7 朱永平;第二語言習得難度的預測及教學策略[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年04期
8 曲軍;;母語正負遷移對英語學習的影響[J];中外企業(yè)家;2013年16期
本文編號:6394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63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