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印度古典戲劇《沙恭達羅》及其藏譯本
本文關鍵詞:試析印度古典戲劇《沙恭達羅》及其藏譯本
【摘要】:印度古典戲劇《沙恭達羅》是一部具有世界聲譽的梵語名劇,作者迦梨陀娑是印度梵語古典文學中獲得世界聲名的大詩人。最早把他介紹到國外的是我國的藏語譯本。在中國,根敦群培最早將《沙恭達羅》梵文版翻譯成藏文,但遺憾的是目前能見到的只有前言和第一幕的翻譯內容。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季羨林從梵文原著翻譯的漢譯本。根據(jù)根敦群培的徒弟熱拉智通·土登曲達在印度出版的《沙恭達羅第四幕》的序言,根敦群培已翻譯完《沙恭達羅》全書,但其余6個章節(jié)未能出版。隨后,著名藏族學者端智嘉根據(jù)季羨林漢譯本將其前言到第三幕的一部分譯成藏文。2009年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藏族青年學者敖見的《沙恭達羅》完整藏譯文。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
【關鍵詞】: 印度 戲劇 《沙恭達羅》 藏譯本
【分類號】:I351.073;H214;G256
【正文快照】: 大學者季羨林先生曾言:“印度古典文學有著悠久的光榮傳統(tǒng)。從質的方面來看,它可以媲美中國和希臘的古典文學。從量的方面來看,它遠遠超過古代希臘!盵1]而在印度人民群眾和學者中流傳著一句話:一切語言藝術中,戲劇最美;一切戲劇中,《沙恭達羅》最美。[2]一、《沙恭達羅》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向遠;近百年來我國對印度古典文學的翻譯與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2 杜永彬;更敦群培著譯作品名錄考述[J];中國藏學;1997年03期
3 杜永彬;論人際交往對更敦群培的影響[J];中國藏學;1999年04期
4 杜永彬;更敦群培——西藏的人文主義先驅[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衛(wèi)威;民族危機與文化認同——從《國風》看中央大學的教授群體[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2 于川;;淺析佛教的偶像崇拜[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3 薛克翹;;《五卷書》與東方民間故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王向遠;近百年來我國對印度古典文學的翻譯與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5 拉毛吉;;試析藏族民間故事《豬頭卦師》的文本多重意義[J];才智;2009年28期
6 李敏杰;朱薇;;近代外國文學譯介的先驅——蘇曼殊[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李敏杰;朱薇;;蘇曼殊的翻譯思想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8 李慧娟;劉洪亮;;試論蘇曼殊的革命文化活動及業(yè)績[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1期
9 陳春香;;蘇曼殊的外國詩歌翻譯與日本[J];長江學術;2008年04期
10 沈衛(wèi)榮;;元朝噶瑪巴研究二題[J];中國藏學;198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閆愛賓;;錢弘O、汉传密教与宝箧印塔另^糩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十一輯(2011年中國建筑史學學術年會論文集-蘭州理工大學學報第37卷)[C];2011年
2 趙立行;;“阿育王詔令”中的“達摩”要義[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法與宗教的歷史變遷[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拉特(Rev. Kallanchiye Rathanasiri Thero);巴利文《長部》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徐萍;從晚清至民初:媒介環(huán)境中的文學變革[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楊航;《大智度論》菩薩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4 稂荻;無盡的現(xiàn)象圓融[D];吉林大學;2011年
5 黃杰華;漢藏寶,
本文編號:6113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61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