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初級口語課教學設計探究
本文關鍵詞:留學生初級口語課教學設計探究
【摘要】:外國人要學好漢語,首先必須說得好。而漢語口語教學也一直是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熱點和難點,用漢語進行交際是留學生學習漢、語的最大障礙,如何提高留學生漢語口語課課堂教學的效率,是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中的一個難點。漢語口語課不同于漢語的綜合課,口語課的特殊性在于讓學生在口語課堂上開口說漢語的同時,課下也會自動地把課堂上學習的句型自由地運用。這種特殊性決定了教學的難度,本文試圖對留學生初級口語課的特點進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礎上對留學生初級口語課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試圖找出留學生初級口語課最佳的教學方法。在二者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力圖使初級階段留學生口語學習的過程變得容易一些,并且盡可能地有實用價值。 首先,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紹了研究目的、理論研究的基礎,并對口語課相關研究概述總結和歸納。 其次,本文對初級口語課的教學特點進行了分析。本章從教學的容量、教學的模式和教學的節(jié)奏等三個角度,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作了微觀分析。 然后,本文對留學初級口語課教學進行了設計研究。本章從詞匯教學設計、語言點教學設計、課文教學設計、書后練習設計和課堂交際練習設計等角度,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分角度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這不僅有助于留學生漢語口語的學習,也有助于在對外漢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對初級階段留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 最后一部分為本文的結語部分。
【關鍵詞】:留學生 初級階段 口語課 教學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3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緒論8-14
- 一、研究目的8
- 二、對外漢語口語課理論基礎8-9
- 三、對外漢語口語課研究概述9-14
- (一) 對外漢語口語課堂教師話語的相關研究概述9-11
- (二) 對外漢語口語課課堂操練相關研究概述11-12
- (三) 對外漢語口語課教材研究概述12-13
- (四) 對外漢語口語課堂語境教學相關研究概述13
- (五) 對外漢語口語課教學方法相關概述13-14
- 第二章 初級口語課的教學特點14-29
- 一、教學的容量14-21
- (一) 教學容量和教學內(nèi)容14-16
- (二) 教學容量和年級層次16-19
- (三) 教學容量和學生的國籍19-21
- 二、教學的模式21-26
- (一) 講—練的模式21-23
- (二) 練—講的模式23-24
- (三) 邊講邊練的模式24-26
- 三、教學的節(jié)奏26-29
- 第三章 初級口語課教學設計研究29-50
- 一、詞匯教學設計29-34
- (一) 初級階段詞匯教學的目標29
- (二) 詞匯教學的內(nèi)容29-30
- (三) 詞匯教學的方法30-34
- 二、語言點教學設計34-39
- (一) 語言點的引出35-36
- (二) 語言點的講解36-38
- (三) 語言點的練習38-39
- 三、課文教學設計39-43
- (一) 聽39-40
- (二) 讀40-41
- (三) 問41-42
- (四) 說42-43
- 四、書后練習設計43-46
- (一) 擴散性練習43
- (二) 關聯(lián)性練習43-44
- (三) 組合性練習44-45
- (四) 轉化性練習45-46
- 五、課堂交際練習設計46-50
- (一) 任務型活動46-47
- (二) 情景活動47
- (三) 游戲活動47-48
- (四) 分組辯論活動48-50
- 結語50-51
- 參考文獻51-54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54-56
- 致謝5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楠;;對外漢語口語課的課堂設計淺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2 鄧煥霞;;非英語專業(yè)交際口語課教學策略探討[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08期
3 于海燕;楊露;;談英語口語課堂教學模式[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張曉西;胡曉劍;;淺析對外漢語口語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12期
5 錢玉湘;;創(chuàng)設交際化課堂環(huán)境 培養(yǎng)學生綜合技能——淺談英語口語課教學[J];考試周刊;2007年13期
6 柴君雄;;英語口語課教學的幾點體會[J];外語教學與研究;1977年02期
7 董艷海;崔永芹;;淺議大學英語口語課教學[J];科技信息;2006年S3期
8 于海燕;孫君;;加強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的信息輸入[J];職業(yè)技術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9 李靜;;試論對外漢語口語課課堂教學策略[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10 王瑞烽;;初級漢語任務型口語課教學模式構想[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儉明;;漢語與世界[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明沖突與融合中語言的認同與流變”外國語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廣瑜;;當前漢語國際化的機遇、挑戰(zhàn)及對策[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八輯)[C];2008年
3 余瑾;;漢語國際推廣若干問題思考[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八輯)[C];2008年
4 劉醒吾;;復述練習在口語課中的應用和效果[A];’93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1993年
5 王建勤;;漢語國際傳播標準的學術競爭力與戰(zhàn)略規(guī)劃[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上卷)[C];2009年
6 李尚凱;;新疆維吾爾族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及漢語學習心態(tài)[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7 蔣亞君;;任務型教學途徑在英語課文教學中的應用[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8 魏向清;;外向型漢英詞典編纂的文化傳播及其原則初探[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9 秦靜艷;;《咬文嚼字》教學設計[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一屆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張茹;韓紀慶;;基于DTW算法的自動發(fā)音錯誤檢測[A];第八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駱峰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需求:漢語國際教育的發(fā)展動力[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劉菲;逾70國10萬學生踴躍參賽[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3 本報駐湖南記者 李潔;“漢語橋”傳遞中國文化夢想[N];中國文化報;2011年
4 王雯;韓國漢語學習圖書市場升溫[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5 采訪者 王東 商報記者;漢語國際推廣的“短板”短在哪里?[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6 本報駐柏林記者 王懷成;漢語:柏林國際語言展上的“主賓語言”[N];光明日報;2010年
7 黑龍江大學 江宇冰;全球化背景下漢語國際推廣與中華文化傳播[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記者 丁大偉;西班牙漢語年圓滿結束[N];人民日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柴葳;多元文化融合催生全球漢語熱[N];中國教育報;2005年
10 何明星;從“紅色經(jīng)典”到漢語學習教材[N];中華讀書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萍;朝鮮族小學漢語教科書的教育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2 卞浩宇;晚清來華西方人漢語學習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WAI WAI THI (鄒麗冰);緬甸漢語傳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4 YAP TENG TENG(葉婷婷);馬來西亞高校漢語作為二語教學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趙建梅;培養(yǎng)雙語雙文化人:新疆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的人類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吳峰;泰國漢語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7 宋桔;《語言自邇集》的文獻和語法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蔡鳳珍;L2(漢語)對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生L3(英語)習得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9 宋時黃;韓國學生漢語簡單介紹句韻律研究[D];北京大學;2013年
10 楊金鑫;漢語的內(nèi)隱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爾迪;留學生初級口語課教學設計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2 王宏敏;韓國孔子學院中高級口語課教學狀況調(diào)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姬;中職幼師口語課教師示范的“表演”問題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4 邊紅蓮;河北師范大學留學生漢語口語課教學調(diào)研與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曹麗雅;對韓精品班口語課教學實驗報告[D];魯東大學;2013年
6 溫蓮英;印尼中級漢語口語學習情況調(diào)查[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7 張晶晶;對外漢語初級階段口語課的詞匯教學[D];渤海大學;2013年
8 陳匡明;中級漢語口語課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設計理念及其實現(xiàn)方法[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9 劉霏陽;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下的初級對外漢語口語課教學設計[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陳秋明;漢語口語課任務型教學任務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264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52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