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報刊漢語新詞維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01 18:49
新詞匯的出現(xiàn),是社會發(fā)展的具體表現(xiàn)。在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各類新思想新事物猶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出現(xiàn),尤其是漢語新詞,作為語言的新鮮血液,是反映社會進步的一面鏡子。報刊作為大眾媒體,是人們了解新事物,學習新思想的重要途徑之一。報刊與新詞是一對相輔相成的“好朋友”,報刊將新詞傳播得更遠,篩選得更為精透,新詞為報刊注入新鮮血液,使表達更加新穎凝練,具有更佳的傳播效果。如今報刊已成為人們學習研究漢語新詞及其維譯的重要資料之一,因此翻譯好報刊漢語新詞對于傳達黨的政策、加強民族交流、豐富維吾爾族語言生活及發(fā)現(xiàn)補充翻譯理論都有著重要意義。報刊與廣播、電視、網(wǎng)絡同為現(xiàn)代四大新聞傳播介質(zhì),但又與其他三者有著不同的特點和要求。報刊中的新詞翻譯,是翻譯這一古老活動的一次創(chuàng)新。其必定要受傳統(tǒng)翻譯理論、原則的約束,也必然要符合新聞語體的要求。本文對報刊漢語新詞進行了界定,對新詞特點、報刊新聞語體要求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概括,概括出報刊漢語新詞的四個特點、翻譯的三個基本原則與三種主要方法!兑晾缛請蟆放c《新疆日報》是維吾爾語報刊中最具權威性的媒體,在其中找尋實例,對其翻譯策略進行詳細的研究,對...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緒論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義
0.3 研究方法
0.4 研究現(xiàn)狀
0.5 漢語新詞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0.6 報刊漢語新詞的界定
第一章 報刊漢語新詞語義語體特點
1.1 形象生動,多用隱喻
1.2 簡明扼要,縮略成詞
1.3 內(nèi)涵深厚,語義更新
1.4 方言、外來語的借用與吸收
第二章 報刊漢語新詞翻譯基本原則與主要方法
2.1 報刊漢語新詞翻譯原則
2.1.1 通俗性原則
2.1.2 精準性原則
2.1.3 群眾性原則
2.2 漢語報刊新詞主要翻譯方法
2.2.1 直譯法
2.2.2 意譯法
2.2.3 音譯法
第三章 報刊漢語新詞例析
3.1 縮略式新詞,達意為先
3.1.1 標數(shù)式縮略詞,直譯意譯宜揉合
3.1.2 提要式縮略詞,條分細縷慢梳理
3.2 從認知角度看報刊隱喻新詞的翻譯
3.2.1 隱喻面面觀
3.2.2 顏色隱喻新詞的翻譯
3.2.3 動物隱喻新詞的翻譯
3.2.4 其他隱喻新詞的翻譯
第四章 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1 誤譯分析
4.2 慎用外來語,保持語言純潔性
4.3 縮減語素,提高詞化程度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報刊漢語新詞對照表
作者簡介
附件
本文編號:3986322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緒論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義
0.3 研究方法
0.4 研究現(xiàn)狀
0.5 漢語新詞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0.6 報刊漢語新詞的界定
第一章 報刊漢語新詞語義語體特點
1.1 形象生動,多用隱喻
1.2 簡明扼要,縮略成詞
1.3 內(nèi)涵深厚,語義更新
1.4 方言、外來語的借用與吸收
第二章 報刊漢語新詞翻譯基本原則與主要方法
2.1 報刊漢語新詞翻譯原則
2.1.1 通俗性原則
2.1.2 精準性原則
2.1.3 群眾性原則
2.2 漢語報刊新詞主要翻譯方法
2.2.1 直譯法
2.2.2 意譯法
2.2.3 音譯法
第三章 報刊漢語新詞例析
3.1 縮略式新詞,達意為先
3.1.1 標數(shù)式縮略詞,直譯意譯宜揉合
3.1.2 提要式縮略詞,條分細縷慢梳理
3.2 從認知角度看報刊隱喻新詞的翻譯
3.2.1 隱喻面面觀
3.2.2 顏色隱喻新詞的翻譯
3.2.3 動物隱喻新詞的翻譯
3.2.4 其他隱喻新詞的翻譯
第四章 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1 誤譯分析
4.2 慎用外來語,保持語言純潔性
4.3 縮減語素,提高詞化程度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報刊漢語新詞對照表
作者簡介
附件
本文編號:39863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98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