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視角下明代比較句的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1-11-28 09:32
從類型學的視角考察了明代漢語的比較句,發(fā)現(xiàn)比較參項復雜化是明代比較句的特點。就漢語而言,差比句與平比句的比較指數(shù)有很大的不同。差比句的比較指數(shù)強調(diào)數(shù)量關系的差異性,平比句的比較指數(shù)強調(diào)形象上的相似性。明代比較標記的特點是,其成員既有語法化了的介詞和助詞,又有半實半虛的"介動詞",還有完全沒有虛化的動詞。
【文章來源】:語言研究. 2020,4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明代比較句的級差
二明代比較句各結構要素的特征
(一)明代比較句的比較主體
(二)明代比較句的比較標準
(三)明代比較句的比較參項
(四)明代比較句的比較指數(shù)
(五)明代比較句的比較標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比較標記和差比句語序類型[J]. 鄧鳳民. 漢語學習. 2012(02)
[2]粵語差比式“X+A+過+Y”的類型學地位——比較方言學和區(qū)域類型學的視角[J]. 吳福祥. 中國語文. 2010(03)
[3]試說“X 不比 Y·Z”的語用功能[J]. 吳福祥. 中國語文. 2004(03)
[4]現(xiàn)代漢語方言差比句的語序類型[J]. 李藍. 方言. 2003(03)
[5]差比句否定形式的語義特征及其語用解釋[J]. 張和友. 漢語學習. 2002(05)
[6]差比句語義指向類型比較研究[J]. 趙金銘. 中國語文. 2002(05)
[7]跟副詞“還”有關的兩個句式[J]. 沈家煊. 中國語文. 2001(06)
[8]湖北大冶方言的比較句[J]. 汪國勝. 方言. 2000(03)
[9]從語言滲透看漢語比擬式的發(fā)展[J]. 江藍生. 中國社會科學. 1999(04)
[10]漢語比較句嬗變的動因[J]. 李訥,石毓智. 世界漢語教學. 1998(03)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差比句”研究[D]. 史銀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編號:3524177
【文章來源】:語言研究. 2020,4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明代比較句的級差
二明代比較句各結構要素的特征
(一)明代比較句的比較主體
(二)明代比較句的比較標準
(三)明代比較句的比較參項
(四)明代比較句的比較指數(shù)
(五)明代比較句的比較標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比較標記和差比句語序類型[J]. 鄧鳳民. 漢語學習. 2012(02)
[2]粵語差比式“X+A+過+Y”的類型學地位——比較方言學和區(qū)域類型學的視角[J]. 吳福祥. 中國語文. 2010(03)
[3]試說“X 不比 Y·Z”的語用功能[J]. 吳福祥. 中國語文. 2004(03)
[4]現(xiàn)代漢語方言差比句的語序類型[J]. 李藍. 方言. 2003(03)
[5]差比句否定形式的語義特征及其語用解釋[J]. 張和友. 漢語學習. 2002(05)
[6]差比句語義指向類型比較研究[J]. 趙金銘. 中國語文. 2002(05)
[7]跟副詞“還”有關的兩個句式[J]. 沈家煊. 中國語文. 2001(06)
[8]湖北大冶方言的比較句[J]. 汪國勝. 方言. 2000(03)
[9]從語言滲透看漢語比擬式的發(fā)展[J]. 江藍生. 中國社會科學. 1999(04)
[10]漢語比較句嬗變的動因[J]. 李訥,石毓智. 世界漢語教學. 1998(03)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差比句”研究[D]. 史銀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編號:35241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52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