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結構助詞“的”“地”“得”用法、誤用類型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6 00:49
結構助詞“的”“地”“得”是漢語語法研究長期以來的重要關注點,是在日常生活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詞,目前現(xiàn)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言雖然已經(jīng)形成,但在結構助詞方面并未達到完全統(tǒng)一。由于歷史的原因,結構助詞在當前仍然存在嚴重的被誤用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給書面交際帶來了不少的弊端,結構助詞之間的誤用不僅削弱了漢語作為交際工具的作用,而且不規(guī)范的書面語言會造成計算機處理語言文字時的困難。因此進行結構助詞誤用方面的研究,對促進現(xiàn)代漢語語法方面的完善和語言數(shù)據(jù)化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主要從結構助詞的誤用類型著手,從電視媒體、網(wǎng)絡媒體、紙質媒體等不同渠道搜集大量誤用語料,先對誤用語料進行一個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通過分析我們得出:結構助詞“的”“地”“得”之間的誤用主要以“地”誤用為“的”為主,從傳媒的級別來看,級別越低檔次越低的傳媒中,結構助詞誤用的現(xiàn)象最為嚴重,紙制媒體中的誤用相對來說是最少的。根據(jù)對結構助詞“的”“地”“得”誤用的分析得出被誤用的原因一是結構助詞本身使用規(guī)則的復雜性;二是結構助詞缺少統(tǒng)一規(guī)范化;三是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四是使用者使用心理的影響。最后根據(jù)結構助詞被誤用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一是嚴謹編寫教...
【文章來源】: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從上面的簡單統(tǒng)計可以看出,結構助詞在歌詞中產(chǎn)生的誤用類型其中以“的”誤用??為“地”居多,排在第二的是“得”誤用為“的”,排在最后的是“的”誤用為“地”
圖3??17??
圖8??2.從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的結論??通過上面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在以漢語為母語的使用者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中詞語誤解誤用現(xiàn)象的類型、原因及后果[J]. 張巍.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6)
[2]影視作品中“的”“得”“地”混用現(xiàn)象探究[J]. 郭文靖,朱麗師. 漢字文化. 2015(06)
[3]作為后置介詞的“的”[J]. 完權. 當代語言學. 2015(01)
[4]從留學生的語用偏誤看對外漢語口語教學[J]. 祁琳.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1(01)
[5]與結構助詞“的”有關的偏誤分析[J]. 夏迪婭·伊布拉音. 新疆教育學院學報. 2010(03)
[6]淺談結構助詞“的”的對外漢語教學[J]. 于茜.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09(12)
[7]“的”和“的”字結構[J]. 石定栩. 當代語言學. 2008(04)
[8]現(xiàn)代漢語結構助詞“的”來源問題研究[J]. 李振中,肖素英. 北方論叢. 2008(03)
[9]結構助詞“的”“地”“得”用法分析[J]. 劉雪梅. 現(xiàn)代語文. 2006(12)
[10]“的字詞組”的句法分析[J]. 張念武. 外語學刊. 2006(02)
博士論文
[1]面向計算機的現(xiàn)代漢語“得”字研究[D]. 駱琳.華中科技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中小學生結構助詞混用的情況考察[D]. 張慧敏.南昌大學 2014
[2]“之”的語法化[D]. 王俊.華中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19103
【文章來源】: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從上面的簡單統(tǒng)計可以看出,結構助詞在歌詞中產(chǎn)生的誤用類型其中以“的”誤用??為“地”居多,排在第二的是“得”誤用為“的”,排在最后的是“的”誤用為“地”
圖3??17??
圖8??2.從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的結論??通過上面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在以漢語為母語的使用者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中詞語誤解誤用現(xiàn)象的類型、原因及后果[J]. 張巍.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6)
[2]影視作品中“的”“得”“地”混用現(xiàn)象探究[J]. 郭文靖,朱麗師. 漢字文化. 2015(06)
[3]作為后置介詞的“的”[J]. 完權. 當代語言學. 2015(01)
[4]從留學生的語用偏誤看對外漢語口語教學[J]. 祁琳.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1(01)
[5]與結構助詞“的”有關的偏誤分析[J]. 夏迪婭·伊布拉音. 新疆教育學院學報. 2010(03)
[6]淺談結構助詞“的”的對外漢語教學[J]. 于茜.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09(12)
[7]“的”和“的”字結構[J]. 石定栩. 當代語言學. 2008(04)
[8]現(xiàn)代漢語結構助詞“的”來源問題研究[J]. 李振中,肖素英. 北方論叢. 2008(03)
[9]結構助詞“的”“地”“得”用法分析[J]. 劉雪梅. 現(xiàn)代語文. 2006(12)
[10]“的字詞組”的句法分析[J]. 張念武. 外語學刊. 2006(02)
博士論文
[1]面向計算機的現(xiàn)代漢語“得”字研究[D]. 駱琳.華中科技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中小學生結構助詞混用的情況考察[D]. 張慧敏.南昌大學 2014
[2]“之”的語法化[D]. 王俊.華中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191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51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