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碼轉換與超語對比及其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03:11
雙語、多語研究經(jīng)歷了從將語言描述為不同的結構體系到多模態(tài)、多感官研究范式的轉變,經(jīng)歷了從強調說話者語言本體到關注雙語、多語實踐的創(chuàng)造性、流動性的變化。期間產(chǎn)生諸多術語來表征雙語、多語者的語言借用、交叉和轉換現(xiàn)象,其中語碼轉換和超語最具代表性。本文分別從兩者的定義與核心觀點入手進行對比分析。研究顯示:盡管兩者在認識視角、研究范式、研究對象、研究幅度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但就雙語、多語研究的大背景而言,兩者也存在一些聯(lián)系。較之一些二分法的相關研究,本研究的結論有助于拓展應用語言學視角,從語碼轉換和超語的對比研究這一新視角來重新審視外語教學的本質問題并從中得到啟示。
【文章來源】:外語研究. 2020,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 語碼轉換
2. 超語
3. 語碼轉換和超語之對比
3.1 語言空間概念不同
3.2 語言庫資源的內涵不同
3.3 認識論視角不同
4. 研究啟示
5.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語碼轉換研究中分析單位的確定[J]. 黃國文. 外語學刊. 2006(01)
[2]少數(shù)民族三語教育的縱橫解讀[J]. 烏力吉. 貴州民族研究. 2005(04)
[3]語碼轉換之結構研究述評[J]. 王瑾,黃國文. 外國語言文學. 2004(02)
[4]語碼轉換研究的順應性模式[J]. 于國棟. 當代語言學. 2004(01)
[5]語碼轉換和社會語言學因素[J]. 高軍,戴煒華.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0(06)
[6]方式原則與粵——英語碼轉換[J]. 黃國文. 現(xiàn)代外語. 1995(03)
[7]論書面語語碼轉換[J]. 陽志清. 現(xiàn)代外語. 1992(01)
[8]中英混合語碼的語言特點及文化功能[J]. 何安平. 現(xiàn)代外語. 1992(01)
本文編號:3490047
【文章來源】:外語研究. 2020,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 語碼轉換
2. 超語
3. 語碼轉換和超語之對比
3.1 語言空間概念不同
3.2 語言庫資源的內涵不同
3.3 認識論視角不同
4. 研究啟示
5.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語碼轉換研究中分析單位的確定[J]. 黃國文. 外語學刊. 2006(01)
[2]少數(shù)民族三語教育的縱橫解讀[J]. 烏力吉. 貴州民族研究. 2005(04)
[3]語碼轉換之結構研究述評[J]. 王瑾,黃國文. 外國語言文學. 2004(02)
[4]語碼轉換研究的順應性模式[J]. 于國棟. 當代語言學. 2004(01)
[5]語碼轉換和社會語言學因素[J]. 高軍,戴煒華.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0(06)
[6]方式原則與粵——英語碼轉換[J]. 黃國文. 現(xiàn)代外語. 1995(03)
[7]論書面語語碼轉換[J]. 陽志清. 現(xiàn)代外語. 1992(01)
[8]中英混合語碼的語言特點及文化功能[J]. 何安平. 現(xiàn)代外語. 1992(01)
本文編號:34900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49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