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形容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4 12:55
《逸周書》是先秦時期的一部重要典籍,但由於源流不清、文本脫佚嚴重等問題,長久以來未得到應(yīng)有的重視。晉孔晁爲其作注後,直到清盧文弨、王念孫、朱右曾等才陸續(xù)對此書進行整理、注釋,《逸周書》的價值漸爲人知。雖然近三十年來,《逸周書》逐漸成爲學界研究的一個熱點,但其形容詞研究尚處於初步階段,有很大空間可供探索。本文在窮盡性統(tǒng)計的基礎(chǔ)上,從語義、語法等角度對《逸周書》形容詞進行詳細描寫和分析,以期探究《逸周書》形容詞的概貌和特點。具體研究分爲以下幾個部分。第一章緒論,首先通過對《逸周書》的書名由來、成書時代、具體內(nèi)容、版本流傳以及研究現(xiàn)狀的介紹,梳理《逸周書》的基本情況及研究歷史;其次,簡單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意義和價值;最後,介紹漢語形容詞的基本情況和本文判斷形容詞的標準。第二章和第三章將《逸周書》形容詞分爲了性質(zhì)形容詞和狀態(tài)形容詞兩個大類進行研究。性質(zhì)形容詞又可分爲描述人的品行性格能力的形容詞和其他普通性質(zhì)形容詞,其中人的品行性格有好有壞,因此可以將描述人的品行性格能力的形容詞分爲更小的類。而狀態(tài)形容詞也可細分爲表示速度、時間、數(shù)量、形體、顔色、年齡、人的情緒狀態(tài)及其他普通狀態(tài)形容詞等幾類...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逸周書》概述
第二節(jié) 漢語形容詞概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和意義
第二章 性質(zhì)形容詞
第一節(jié) 形容人的性質(zhì)形容詞
第二節(jié) 普通性質(zhì)形容詞
第三章 狀態(tài)形容詞
第一節(jié) 表速度的形容詞
第二節(jié) 表時空及其他距離的形容詞
第三節(jié) 表數(shù)量範圍的形容詞
第四節(jié) 表顔色的形容詞
第五節(jié) 表年齡的形容詞
第六節(jié) 表人的情緒或狀態(tài)
第七節(jié) 普通狀態(tài)形容詞
第四章 《逸周書》形容詞語法研究
第一節(jié) 《逸周書》形容詞的句法功能
第二節(jié) 《逸周書》形容詞的形態(tài)變化
第三節(jié) 《逸周書》形容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
第四節(jié) 對比不同文獻看《逸周書》形容詞的語法特征——兼論各篇目的成書時代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逸周書》語詞研究[J]. 葉正渤.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2(05)
[2]對《逸周書·皇門解》的再分析[J]. 余瑾.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3)
[3]《逸周書》的異名與編輯[J]. 羅家湘.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5)
[4]《逸周書》格言研究[J]. 羅家湘. 殷都學刊. 2001(03)
[5]《逸周書·器服解》是一份遣策[J]. 羅家湘. 文獻. 2001(02)
[6]帛書《周易·泰蓄》與《逸周書·大聚》[J]. 連劭名. 周易研究. 1996(02)
[7]《逸周書》中的一篇戰(zhàn)國古賦[J]. 劉光民. 文史知識. 1995(12)
[8]《逸周書》經(jīng)濟思想初探[J]. 黃懷信.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3)
[9]《逸周書》與先秦文學[J]. 譚家健. 文史哲. 1991(03)
[10]《世俘》篇研究[J]. 李學勤. 史學月刊. 1988(02)
碩士論文
[1]《孟子》和《莊子》(內(nèi)篇)形容詞語法研究[D]. 馮征霞.南京師范大學 2017
[2]《荀子》形容詞研究[D]. 何霞.新疆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75771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逸周書》概述
第二節(jié) 漢語形容詞概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和意義
第二章 性質(zhì)形容詞
第一節(jié) 形容人的性質(zhì)形容詞
第二節(jié) 普通性質(zhì)形容詞
第三章 狀態(tài)形容詞
第一節(jié) 表速度的形容詞
第二節(jié) 表時空及其他距離的形容詞
第三節(jié) 表數(shù)量範圍的形容詞
第四節(jié) 表顔色的形容詞
第五節(jié) 表年齡的形容詞
第六節(jié) 表人的情緒或狀態(tài)
第七節(jié) 普通狀態(tài)形容詞
第四章 《逸周書》形容詞語法研究
第一節(jié) 《逸周書》形容詞的句法功能
第二節(jié) 《逸周書》形容詞的形態(tài)變化
第三節(jié) 《逸周書》形容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
第四節(jié) 對比不同文獻看《逸周書》形容詞的語法特征——兼論各篇目的成書時代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逸周書》語詞研究[J]. 葉正渤.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2(05)
[2]對《逸周書·皇門解》的再分析[J]. 余瑾.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3)
[3]《逸周書》的異名與編輯[J]. 羅家湘.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5)
[4]《逸周書》格言研究[J]. 羅家湘. 殷都學刊. 2001(03)
[5]《逸周書·器服解》是一份遣策[J]. 羅家湘. 文獻. 2001(02)
[6]帛書《周易·泰蓄》與《逸周書·大聚》[J]. 連劭名. 周易研究. 1996(02)
[7]《逸周書》中的一篇戰(zhàn)國古賦[J]. 劉光民. 文史知識. 1995(12)
[8]《逸周書》經(jīng)濟思想初探[J]. 黃懷信.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3)
[9]《逸周書》與先秦文學[J]. 譚家健. 文史哲. 1991(03)
[10]《世俘》篇研究[J]. 李學勤. 史學月刊. 1988(02)
碩士論文
[1]《孟子》和《莊子》(內(nèi)篇)形容詞語法研究[D]. 馮征霞.南京師范大學 2017
[2]《荀子》形容詞研究[D]. 何霞.新疆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757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4757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