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說《蛙》的修辭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9 22:40
本文關鍵詞:莫言小說《蛙》的修辭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蛙》是莫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從語言的角度來看,小說的修辭成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本論文選取《蛙》為研究對象,從語言入手,總結其中的修辭現(xiàn)象,對其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和探討,試圖在一定程度上豐富《蛙》語言修辭的研究實踐,給文學文本的解讀提供一個新的角度。本文共分四章:引言部分明確了本論文的研究對象、目的、意義、方法和步驟,并闡釋相關研究現(xiàn)狀。第一章主要從詞語的選擇、句子的配置和辭格的選擇三個角度論述《蛙》中的主要修辭藝術手段。在詞語的選擇上,主要選擇了形容詞和動詞作重點分析;在句子的配置上,《蛙》中的整句和散句以及長句和短句在使用中很有特點;在辭格的使用上,主要選用了小說中隨處可見的五種辭格來作主要分析。第二章從詞義變異和詞形變異兩方面對《蛙》中的變異修辭的手段進行探究。不同于莫言的其它文學作品,變異修辭在《蛙》中的體現(xiàn)不多,但在使用上很有特點,值得一探究竟。第三章從義場語境、語符語境和結構語境三方面分析了《蛙》的語境修辭。其中,義場語境從民俗義場和政策義場兩方面進行闡釋,語符語境從重復式語符語境和并列式語符語境兩方面進行論述,結構語境從標題語境和對話語境兩方面進行分析。第四章對《蛙》中的修辭話語進行詳細分析,并將它的修辭話語理解模式分為三種:獨立修辭話語理解、雙向修辭話語理解和附屬修辭話語理解,再分別從人物的社會角色、人物的個性心理、參與者的話語視角、修辭者的言語意義以及言語者的社會心理對這三種模式進行詳細分析。最后結語部分總結文章的基本觀點和創(chuàng)新之處,以及論文的不足和展望。
【關鍵詞】:《蛙》 修辭藝術 變異修辭 語境 修辭話語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5
【目錄】:
- 致謝3-4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4
- 0.1 研究對象8
- 0.2 研究目的和意義8
- 0.3 研究方法和步驟8-9
- 0.4 相關研究現(xiàn)狀9-14
- 第一章 《蛙》的文本修辭手段研究14-25
- 1.1 詞語選擇藝術14-17
- 1.1.1 形容詞的選用14-15
- 1.1.2 動詞的選用15-17
- 1.2 句子的配置藝術17-19
- 1.2.1 整句和散句的配置17-18
- 1.2.2 長句和短句的配置18-19
- 1.3 辭格選擇藝術19-25
- 1.3.1 比喻19-20
- 1.3.2 排比20-21
- 1.3.3 夸張21-22
- 1.3.4 反問22-23
- 1.3.5 設問23-25
- 第二章 《蛙》中的文本變異修辭手段研究25-29
- 2.1 詞義變異25-27
- 2.1.1 詞匯意義的變異25-26
- 2.1.2 語法意義的變異26
- 2.1.3 色彩意義的變異26-27
- 2.2 詞形變異27-29
- 2.2.1 語素變異27
- 2.2.2 拆詞重組27-29
- 第三章 《蛙》的語境修辭分析29-36
- 3.1《蛙》的義場語境29-31
- 3.1.1 民俗義場29-30
- 3.1.2 政策義場30-31
- 3.2《蛙》的語符語境31-33
- 3.2.1 重復式語符語境31-32
- 3.2.2 并列式語符語境32-33
- 3.3《蛙》的結構語境33-36
- 3.3.1 標題語境33-34
- 3.3.2 對話語境34-36
- 第四章 《蛙》的修辭話語理解的分析36-42
- 4.1 獨立修辭話語理解36-38
- 4.1.1 人物的社會角色36-37
- 4.1.2 人物的個性心理37-38
- 4.2 雙向修辭話語理解:參與者話語視角38-39
- 4.3 附屬修辭話語理解39-42
- 4.3.1 修辭者的言語意義39-40
- 4.3.2 言語者的社會心理40-42
- 結語42-43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43-44
- 參考文獻44-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欒梅健;;面對歷史糾結時的精準與老到——再論莫言《蛙》的文學貢獻[J];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06期
2 趙牧;;在文本的沖突中——讀莫言的《蛙》及其他[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3 王春林;;歷史觀念重構、罪感意識表達與語言形式翻新——評莫言長篇小說《蛙》[J];南方文壇;2010年03期
4 張運峰;;從藝術語言學視角看莫言小說語言的變異[J];西安社會科學;2009年05期
5 江南;;漫議莫言的修辭追求[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駱小所;;略論變異修辭的彈性美[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3期
7 趙奎英;;修辭與倫理:莫言《蛙》的敘事修辭學解讀[J];小說評論;2012年06期
8 張潔;;淺析莫言《蛙》中的罪與救贖[J];作家;2013年14期
9 李芳菲;;論莫言小說的典型語言特色[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徐國兵;莫言小說的敘事學價值[D];蘇州大學;2004年
2 郝言;《一個人的戰(zhàn)爭》的修辭研究[D];渤海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莫言小說《蛙》的修辭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73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17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