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X”結構的多角度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1-04-10 23:27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管是書面語還是口語,“說是X”結構出現(xiàn)的頻率都很高。但是在對前人研究成果的調查中,本文發(fā)現(xiàn)前人對“說是X”結構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相關理論的支持,本文將對“說是X”結構進行更進一步地研究。第一章為緒論部分,主要闡述了選題緣由、研究現(xiàn)狀、研究理論方法以及語料的來源。第二章主要考察了“說是X”結構構成成分的性質,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發(fā)現(xiàn)“說是X”中“說是”的性質有三種,即“說是1”具有間接傳信的性質;“說是2”具有反敘實性的性質;“說是3”具有話語標記的性質。第三章主要探討了“說是”的歷時演變及演變機制。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說是X”結構語篇的語義關系,分別考察了“說是1X”、“說是2X”和“說是3X”結構語篇的語義關系。第五章主要考察了“說是X”結構語篇的語用功能,分別探討“說是1X”、“說是2X”以及“說是3X”結構語篇的語用功能。第六章是結語,本章是對前文的總結,提出本文寫作的創(chuàng)新點和不足,并指出在研究上需要繼續(xù)努力和改進的地方。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目的及意義
1.2 相關研究概述
1.2.1 關于“說”的研究
1.2.2 關于“是”的研究
1.2.3 關于“說是”及“說是X”結構的相關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理論基礎和方法
1.3.1 研究的理論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語料來源
第二章 “說是X”結構構成成分的性質
2.1 “說是X”結構中“說是X”的構成成分性質
2.1.1 “說”的性質
2.1.2 “是”的性質
2.1.3 “說是X”結構中“說是”的性質
2.1.3.1 “說是1”具有間接傳信的性質
2.1.3.2 “說是2”具有反敘實性的性質
2.1.3.3 “說是3”具有話語標記的性質
2.1.4 “X”的性質
2.1.4.1 “X”是詞
2.1.4.2 “X”是短語
2.2 “說是X”結構中前后項成分性質
2.2.1 前項A為小句,后項B為小句或句段
2.2.2 前項A為句段,后項B為小句或句段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說是”的歷時演變及機制
3.1 “說是”的歷時演變
3.1.1 “說是1”的演變
3.1.2 “說是2”的演變
3.1.3 “說是3”的演變
3.2 “說是”的演變機制
3.2.1 “說是1”的演變機制
3.2.1.1 重新分析
3.2.1.2 韻律的雙音化
3.2.2 “說是2”的演變機制
3.2.3 “說是3”演變機制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說是X”結構語篇的語義關系
4.1 “說是1X”結構語篇的語義關系
4.1.1 前項A和“說是1X”的語義關系
4.1.1.1 語義承接關系
4.1.1.2 語義因果關系
4.1.1.3 語義解說關系
4.1.2 前項A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1.2.1 語義承接關系
4.1.2.2 語義解說關系
4.1.2.3 語義因果關系
4.1.2.4 語義轉折關系
4.1.3 “說是1X”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1.3.1 語義承接關系
4.1.3.2 語義因果關系
4.1.3.3 語義轉折關系
4.2 “說是2X”結構語篇的語義關系
4.2.1 前項A和“說是2X”的語義關系
4.2.1.1 語義重復關系
4.2.1.2 語義隱含關系
4.2.1.3 背景推導關系
4.2.2 前項A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2.2.1 語義相反關系
4.2.2.2 語義相差關系
4.2.3 “說是2X”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3 “說是3X”結構語篇的語義關系
4.3.1 前項A和“說是3X”的語義關系
4.3.1.1 語義重復關系
4.3.1.2 語義解說關系
4.3.2 前項A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3.3 “說是3X”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說是X”結構語篇中“說是X”語用功能考察
5.1 “說是1X”語篇的語用功能
5.1.1 引出話題的功能
5.1.2 事件傳信的功能
5.2 “說是2X”語篇的語用功能
5.2.1 引出新信息的焦點功能
5.2.2 指示反預期信息的功能
5.2.3 “主觀性”的表達功能
5.2.3.1 主觀認識
5.2.3.2 主觀視角
5.2.3.3 主觀情感
5.3 “說是3X”語篇的語用功能
5.3.1 語篇組織功能
5.3.2 話語標記語的明示功能
5.3.3 人際協(xié)調功能
5.3.4 “主觀性”的表達功能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語
6.1 本文的主要觀點
6.2 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
6.3 本文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說是X”語篇的語義關系及其特征[J]. 樊中元. 海外華文教育. 2016(04)
[2]引述回應格式“你是說X”論析[J]. 王長武.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6(02)
[3]漢語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 鮮麗霞,李月炯.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1)
[4]“還說呢”的話語功能分析[J]. 樊中元. 賀州學院學報. 2014(03)
[5]韻律音系學與漢語韻律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 張洪明. 當代語言學. 2014(03)
[6]漢語語篇中的詞語銜接手段及其功能[J]. 滕慧群. 畢節(jié)學院學報. 2014(03)
[7]近年來雙音化問題研究綜述[J]. 冷云.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3)
[8]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功能探析[J]. 喬淑霞.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 2012(12)
[9]現(xiàn)代漢語動詞短語省略中焦點標記詞“是”的再定位[J]. 徐慧,周永. 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11)
[10]說“是”——兼談句法格式標記[J]. 張東贊,姜羽.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本文編號:3130525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目的及意義
1.2 相關研究概述
1.2.1 關于“說”的研究
1.2.2 關于“是”的研究
1.2.3 關于“說是”及“說是X”結構的相關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理論基礎和方法
1.3.1 研究的理論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語料來源
第二章 “說是X”結構構成成分的性質
2.1 “說是X”結構中“說是X”的構成成分性質
2.1.1 “說”的性質
2.1.2 “是”的性質
2.1.3 “說是X”結構中“說是”的性質
2.1.3.1 “說是1”具有間接傳信的性質
2.1.3.2 “說是2”具有反敘實性的性質
2.1.3.3 “說是3”具有話語標記的性質
2.1.4 “X”的性質
2.1.4.1 “X”是詞
2.1.4.2 “X”是短語
2.2 “說是X”結構中前后項成分性質
2.2.1 前項A為小句,后項B為小句或句段
2.2.2 前項A為句段,后項B為小句或句段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說是”的歷時演變及機制
3.1 “說是”的歷時演變
3.1.1 “說是1”的演變
3.1.2 “說是2”的演變
3.1.3 “說是3”的演變
3.2 “說是”的演變機制
3.2.1 “說是1”的演變機制
3.2.1.1 重新分析
3.2.1.2 韻律的雙音化
3.2.2 “說是2”的演變機制
3.2.3 “說是3”演變機制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說是X”結構語篇的語義關系
4.1 “說是1X”結構語篇的語義關系
4.1.1 前項A和“說是1X”的語義關系
4.1.1.1 語義承接關系
4.1.1.2 語義因果關系
4.1.1.3 語義解說關系
4.1.2 前項A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1.2.1 語義承接關系
4.1.2.2 語義解說關系
4.1.2.3 語義因果關系
4.1.2.4 語義轉折關系
4.1.3 “說是1X”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1.3.1 語義承接關系
4.1.3.2 語義因果關系
4.1.3.3 語義轉折關系
4.2 “說是2X”結構語篇的語義關系
4.2.1 前項A和“說是2X”的語義關系
4.2.1.1 語義重復關系
4.2.1.2 語義隱含關系
4.2.1.3 背景推導關系
4.2.2 前項A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2.2.1 語義相反關系
4.2.2.2 語義相差關系
4.2.3 “說是2X”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3 “說是3X”結構語篇的語義關系
4.3.1 前項A和“說是3X”的語義關系
4.3.1.1 語義重復關系
4.3.1.2 語義解說關系
4.3.2 前項A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3.3 “說是3X”和后項B的語義關系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說是X”結構語篇中“說是X”語用功能考察
5.1 “說是1X”語篇的語用功能
5.1.1 引出話題的功能
5.1.2 事件傳信的功能
5.2 “說是2X”語篇的語用功能
5.2.1 引出新信息的焦點功能
5.2.2 指示反預期信息的功能
5.2.3 “主觀性”的表達功能
5.2.3.1 主觀認識
5.2.3.2 主觀視角
5.2.3.3 主觀情感
5.3 “說是3X”語篇的語用功能
5.3.1 語篇組織功能
5.3.2 話語標記語的明示功能
5.3.3 人際協(xié)調功能
5.3.4 “主觀性”的表達功能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語
6.1 本文的主要觀點
6.2 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
6.3 本文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說是X”語篇的語義關系及其特征[J]. 樊中元. 海外華文教育. 2016(04)
[2]引述回應格式“你是說X”論析[J]. 王長武.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6(02)
[3]漢語話語標記研究綜述[J]. 鮮麗霞,李月炯.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1)
[4]“還說呢”的話語功能分析[J]. 樊中元. 賀州學院學報. 2014(03)
[5]韻律音系學與漢語韻律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 張洪明. 當代語言學. 2014(03)
[6]漢語語篇中的詞語銜接手段及其功能[J]. 滕慧群. 畢節(jié)學院學報. 2014(03)
[7]近年來雙音化問題研究綜述[J]. 冷云.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3)
[8]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功能探析[J]. 喬淑霞.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 2012(12)
[9]現(xiàn)代漢語動詞短語省略中焦點標記詞“是”的再定位[J]. 徐慧,周永. 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11)
[10]說“是”——兼談句法格式標記[J]. 張東贊,姜羽.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本文編號:31305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13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