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之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0-12-22 16:58
  陸法言《切韻》字少,復缺字義,王仁昫對其“削舊濫俗,添正新典,並各加訓”成《刊謬補缺切韻》。該書上承《切韻》,下達《廣韻》,為重要的中古韻書。目前,學界普遍認為項跋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王二》)體例不純。故在討論《王二》是否為王仁昫書時,存有爭議。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考釋》認為《王二》非王仁昫原著,為某家依據(jù)王仁昫書增補改編而合成的本子,是不同韻書雜配纂錄而成。本文以敦煌出土(文內(nèi)簡稱“敦煌本”)、故宮所藏明項元汴跋本(文內(nèi)簡稱“項跋本”)、故宮所藏明宋濂跋本(文內(nèi)簡稱“宋跋本”)三種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即所謂《王一》《王二》《王三》)為研究對象,通過窮盡式的比較,對音韻學界的觀點,或證其是,或論其非,釐清三種唐寫本的淵源和傳承脈絡(luò),為構(gòu)建唐代韻書史,乃至中古韻書史,提供一份翔實可信的參考資料。論文都十萬字,分為六個部分:第一章本文的研究對象、選題緣由、研究意義、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三種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概貌及先行研究成果。第三章通過對三種唐寫本小韻首字、反切、小韻次序、韻字次序、又音進行窮盡式比較,對其相同之處,進行闡釋,並從五方面對三者的相同點進行研究。...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0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附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緣由
    第二節(jié) 研究意義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種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概況
    第一節(jié) 作者生平及著述背景
        一、王仁昫生平
        二、著述背景
    第二節(jié) 成書時間及傳世版本
        一、成書時間
        二、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版本概況
    第三節(jié) 三種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先行研究成果
        一、版本考證和?毖芯
        二、語音研究
        三、綜合研究
第三章 三種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相同之處
    第一節(jié) 小韻首字相同
        一、小韻首字全同
        二、《王一》與《王二》小韻首字相同
        三、《王一》與《王三》小韻首字相同
        四、《王二》與《王三》小韻首字相同
    第二節(jié) 反切同
        一、三種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俱收反切切語相同
        二、《王一》殘缺,《王二》與《王三》反切同
        三、《王二》殘缺,《王一》與《王三》反切同
        四、《王三》殘缺,《王一》與《王二》反切同
    第三節(jié) 小韻次序同
        一、小韻次序完全相同
        二、《王一》與《王二》小韻次序同
        三、《王一》與《王三》小韻次序同
        四、《王二》與《王三》小韻次序同
    第四節(jié) 韻字次序同
        一、韻字次序完全相同
        二、《王一》與《王二》韻字次序相同
        三、《王一》與《王三》韻字次序相同
        四、《王二》與《王三》韻字次序相同
    第五節(jié) 又音同
        一、三種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俱收又音切語相同
        二、《王一》殘缺,《王二》與《王三》又音同
        三、《王二》殘缺,《王一》與《王三》又音同
        四、《王三》殘缺,《王一》與《王二》又音同
第四章 三種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相異之處
    第一節(jié) 韻目韻次異
    第二節(jié) 小韻首字異
        一、三書小韻首字皆異
        二、《王一》《王二》小韻首字同,與《王三》異
        三、《王一》《王三》小韻首字同,與《王二》異
        四、《王二》《王三》小韻首字同,與《王一》異
    第三節(jié) 小韻次序異
        一、小韻次序皆異
        二、《王一》《王二》小韻次序同,與《王三》異
        三、《王一》《王三》小韻次序同,與《王二》異
        四、《王二》《王三》小韻次序同,與《王一》異
    第四節(jié) 韻字次序異
        一、韻字次序三書皆異
        二、《王一》《王二》韻字次序同,與《王三》異
        三、《王一》《王三》韻字次序同,與《王二》異
        四、《王二》《王三》韻字次序同,與《王一》異
    第五節(jié) 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反切異
        一、《王二》《王二》《王三》俱收切語
        二、僅兩書收切語,一書殘缺
    第六節(jié) 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又音異
        一、三書俱收又音
        二、僅兩書收又音,一書殘缺
        三、僅一書收又音
        四、又音產(chǎn)生的原因
第五章 三種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相異之處透出的音變信息
    一、唇音有分化趨勢
    二、濁音淸化
    三、知莊章合流
    四、鼻音、入聲韻尾消變
第六章 結(jié)語
    一、小韻首字
    二、小韻次序
    三、韻字次序
    四、反切
    五、又音
    六、《王二》與《王一》《王三》異同比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敦煌韻書P.2014、2015異常反切考察[J]. 徐朝東,唐浩.  語言學論叢. 2015(01)
[2]裴務(wù)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的特殊“音注”與“字形”考[J]. 曹潔.  中國文字研究. 2014(01)
[3]現(xiàn)代晉方言與唐五代西北方言的親緣關(guān)系[J]. 喬全生.  中國語文. 2004(03)
[4]李賢《后漢書音注》的音系研究(上)[J]. 孫玉文.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3(05)
[5]從吐魯番出土文書的別字異文看五至八世紀初西北方音的韻母[J]. 廖名春.  古漢語研究. 1992(01)
[6]敦煌變文韻部研究[J]. 都興宙.  敦煌學輯刊. 1985(01)
[7]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J]. 施向東.  語言研究. 1983(01)

碩士論文
[1]敦煌殘卷P2011單字音表[D]. 陳方.貴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321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9321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a898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