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式結構“隨V1隨V2”研究
【學位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H146.3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現(xiàn)狀和研究意義
(一) 框式結構研究
(二) “隨”語法性質研究
(三) “隨V1隨V2”結構研究
(四) 研究意義
三、研究理論和方法
四、語料來源及說明
第一章 “隨V1隨V2”結構的形式和句法功能分析
第一節(jié) “隨V1隨V2”結構的形式分析
一、不變項“隨”的分析
二、可變項V1和V2的分析
三、“隨V1隨V2”結構的形式類型
第二節(jié) “隨V1隨V2”結構的句法功能分析
一、作句法成分
二、作分句
三、單獨成句
第二章 “隨V1隨V2”結構的多義性分析
第一節(jié) “隨V1隨V2”結構的原型義
一、“隨V1隨V2”結構的形成過程
二、“隨V1隨V2”結構的原型義
第二節(jié) “隨V1隨V2”結構的非原型義
一、并進關系義
二、條件關系義
三、目的關系義
第三節(jié) “隨V1隨V2”結構的滲透義
一、滲透義的特點
二、V1和V2的語義關系
三、滲透義的產(chǎn)生機制
第三章 “隨V1隨V2”結構對V1和V2的語義選擇
第一節(jié) “隨V1隨V2”結構對動詞的語義選擇
一、可以進入“隨V1隨V2”結構的動詞
二、不可以進入“隨V1隨V2”結構的動詞
第二節(jié) “隨V1隨V2”結構對動詞性短語的語義選擇
一、可以進入“隨V1隨V2”結構的動詞性短語
二、不可以進入“隨V1隨V2”結構的動詞性短語
第四章 語境視角下V1和V2相關性及結構語用分析
第一節(jié) 語義角色視角下V1和V2的相關性
一、V1和V2是同一施事
二、V1和V2是同一受事
三、V1施事同時是V2受事
四、V1受事同時是V2施事
五、V1施事同時是V2與事
第二節(jié) “隨V1隨V2”結構的語用分析
一、結構的語體分布特點
二、結構的主觀性特征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敬敏;;關于框式結構研究的理論與方法[J];語文研究;2015年02期
2 趙春利;;關于語義語法的邏輯界定[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3 丁健;;漢語目的小句語序模式的認知理據(jù)[J];世界漢語教學;2014年01期
4 邵敬敏;;框式結構“A了去了”[J];語文研究;2013年04期
5 唐賢清;李振中;;框式結構“想……就……”的語義特點[J];漢語學報;2013年04期
6 郭家翔;;隨行義動詞“從、隨、跟”的演變模式[J];求索;2013年09期
7 邵敬敏;;新興框式結構“X你個頭”及其構式義的固化[J];漢語學報;2012年03期
8 吳波;;動詞“隨”的虛化過程[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9 蔣書紅;;試論聯(lián)綿詞的詞義滲透[J];漢字文化;2012年01期
10 邵敬敏;;漢語框式結構說略[J];中國語文;2011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春;現(xiàn)代漢語時序范疇[D];吉林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侯曉蕾;《漢語口語速成》系列教材中的框式結構[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7年
2 范婷;框式結構“光A就B”[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陳琦;漢語表進行態(tài)的副詞性框式結構及其教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4 張琬;連動式到狀中式的連續(xù)統(tǒng)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5 王英偉;“千A萬B”格式的多維考察[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6 黃燕旋;方位對舉四字框式結構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王宜廣;“邊A邊B”結構的考察與分析[D];暨南大學;2008年
8 祝愛華;“現(xiàn)X現(xiàn)Y”及其相關格式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8518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85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