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而”的多角度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4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洪峰;;動詞介詞化的句法語義機制[J];語文研究;2014年01期
2 常翠霞;;也談“子產(chǎn)而死”、“富而可求”之類句子的結(jié)構(gòu)[J];河池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傅書靈;;關(guān)于古漢語“名而動”的一點思考[J];中國語文;2010年05期
4 姜磊;;“而”字研究綜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5 史冬青;;論漢語動詞的介詞化因素[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6 陳祝琴;;“子產(chǎn)而死”“富而可求”類句子的語義問題[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宋洪民;;也談“名而動”結(jié)構(gòu)[J];中國語文;2009年02期
8 楊榮祥;;論“名而動”結(jié)構(gòu)的來源及其語法性質(zhì)[J];中國語文;2008年03期
9 張?zhí)锾?;“為”類介詞的語用功能[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3期
10 周靜;;“為A而X”格式的語法意義及其制約條件[J];中文自學指導;2008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長才;漢語述補結(jié)構(gòu)的歷時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王佳;虛詞前置的駢合結(jié)構(gòu)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2 劉凝馨;“由A而B”格式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3 張茉;現(xiàn)代漢語連詞“而”的義項分析[D];北京大學;2012年
4 徐輝;基于語料庫的“從X到Y(jié)”結(jié)構(gòu)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5 黎氏月草;“為X而Y”介詞框架的多角度考察[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海英;淺說狀語和“而”[D];河南大學;2005年
7 王莉;“從X到Y(jié)”及其相關(guān)格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艷;漢語并列連詞的歷史演變[D];吉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803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80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