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輔音聲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03 07:20
【摘要】:本文以中國社會科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研制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語音聲學參數(shù)統(tǒng)一平臺”思路下建立了“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語音聲學參數(shù)庫”的前提下,對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的輔音進行了聲學分析。并在衛(wèi)拉特土語傳統(tǒng)語言學研究基礎(chǔ)上,采用現(xiàn)代語音學,實驗語音學理論與方法對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輔音系統(tǒng)展開了系統(tǒng)的詳細論述。本文由緒論、主體部分(共四章)、總結(jié)及參考文獻、附件、致謝等部分組成。緒論部分簡要闡述了新疆衛(wèi)拉特蒙古族及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概況,衛(wèi)拉特方言研究綜述、研究原由、意義和內(nèi)容、方法以及“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語音聲學參數(shù)庫”的總體概況和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等。第一章主要分析闡述了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中的塞音在不同位置上的分布模式及聲學特征。通過聲學實驗得知,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中有/p/、/ph/、/t/、/th/、/k/、/kh/等6個塞音音位。其中/p/音位有[p][β][φ]等變體,/k/音位有[k][γ][g]等變體。在詞首/p/、/ph/、/th/、/kh/等音位的出現(xiàn)頻率最高,且送氣音/ph/、/th/、/kh/等塞音的VOT時長比不送氣音相對較長。第二章主要分析闡述了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塞擦音在不同位置上的分布模式及聲學特征。通過聲學實驗得知,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有/ts/,/tsh/,/t(?)/,/t(?)h/等4個塞擦輔音。其中/t(?)/音位有[t(?),3,ts]等三個變體。第三章主要分析闡述了新疆巴州和碩特土語中的擦音聲學特征。通過聲學實驗得知,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土語有/s/,/(?)/,/x/等3個清擦音。詞里不同位置上的/s/,/(?)/,/x/的共振峰(CF1-CF4)分布模式整體相對穩(wěn)定。該話語中[x]輔音的舌位比[(?)]輔音靠后些。第四章主要分析描述了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中的濁輔音聲學特征。通過聲學實驗得知,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有/n/,/m/,/(?)/,/1/,/r/,/w/,/j/等7個濁輔音。其中/l/輔音位有[1,l]等2個變體,/r/輔音音位有[r,(?),(?)]等3個變體。詞首、詞腹、詞末的濁輔音/n/,/m/,/(?)/,/l/,/r/,/w/,/j/的共振峰(CF1-CF4)分布模式整體相對穩(wěn)定。在本章還探索分析了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碩特話中的復輔音問題。該土語中/n,p,x,k,γ,m,l,s,(?),(?),j,(?),(?)/等前置輔音和/t(?)h,t(?),s,t,th,x,k,kh,r,(?),l,tsh/等后置輔音。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212;H172.3
本文編號:2779297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212;H172.3
本文編號:27792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7792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