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省略系統(tǒng)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8 15:13
本文關鍵詞:現代漢語省略系統(tǒng)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本文用系統(tǒng)理論作為指導,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現代漢語中的各類省略現象進行較為全面的考察,將其劃歸現代漢語各不同平面、層級進行逐一研究;并借鑒心理學、認知語言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各類省略現象的規(guī)律及其認知心理機制;文章還重點分析了省略的各種功能和特性,指明了其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理論基礎,闡述了省略與指代、替換,省略與多義、歧義,省略與語境、冗余等在語言系統(tǒng)中的作用和關系。本文的研究旨在給現代漢語中的各類省略現象一個較為統(tǒng)一、全面、清楚、系統(tǒng)的認識。
【關鍵詞】:省略 層級 系統(tǒng)理論 功能特性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H10
【目錄】:
- 一 引子8
- 二 省略的定義8-10
- 2.1 語言系統(tǒng)的層級8-10
- 2.2 省略的定義10
- 三 現代漢語各平面省略的表現形式及規(guī)律10-43
- 3.1 詞匯平面的省略10-14
- 3.1.1 縮略語11-13
- 3.1.1.1 縮略語的定義11
- 3.1.1.2 縮略語的縮略方式類型11-12
- 3.1.1.3 縮略語的構造規(guī)律和特點及其解釋12-13
- 3.1.2 合音詞13-14
- 3.1.2.1 合音詞的定義13
- 3.1.2.2 合音詞的具體構成形式和特點13-14
- 3.2 語法平面的省略14-37
- 3.2.1 從邏輯語義層到信息網絡層的省略14-15
- 3.2.2 從信息網絡層到微觀小句層的省略15-25
- 3.2.2.1 語表層概述15-16
- 3.2.2.2 從信息網絡層到微觀小句層省略的性質和定義16-17
- 3.2.2.3 小句刪略的類型及其規(guī)律17-24
- 3.2.2.4 小結24-25
- 3.2.3 從微觀小句層到中觀超句層的省略25-30
- 3.2.3.1 從微觀小句層到中觀超句層省略的性質和定義25
- 3.2.3.2 超句省略的類型及其認知解釋25-30
- 3.2.4 從句層到篇層的省略30-31
- 3.2.4.1 從句層到篇層省略的概述30
- 3.2.4.2 語篇省略的類型30-31
- 3.2.5 從語表層到語外層31-35
- 3.2.5.1 從語表層到語外層省略概述31-32
- 3.2.5.2 語境省略的類型32-35
- 3.2.5.3 語境省略小結35
- 3.2.6 語法平面省略小結35-37
- 3.2.6.1 省略成分類型規(guī)律35-36
- 3.2.6.2 省略結構類型規(guī)律36
- 3.2.6.3 省略強制度規(guī)律36-37
- 3.3 語音平面的省略37-42
- 3.3.1 語音平面省略概述37
- 3.3.2 語音省略的類型37-42
- 3.3.2.1 音節(jié)省略37-39
- 3.3.2.2 音位省略39-42
- 3.3.3 語音平面省略小結42
- 3.4 小結:從省略反觀語言和言語的區(qū)分42-43
- 四 省略的功能、特性及其系統(tǒng)理論基礎43-53
- 4.1 省略的銜接功能與系統(tǒng)的有機關聯(lián)性43-45
- 4.1.1 省略的銜接功能43
- 4.1.2 系統(tǒng)的有機關聯(lián)性和現代漢語各級子系統(tǒng)的關聯(lián)手段43-44
- 4.1.3 省略在各種關聯(lián)手段中的地位44-45
- 4.2 省略的經濟功能和系統(tǒng)的最優(yōu)化性質45-47
- 4.2.1 省略的經濟功能45
- 4.2.2 系統(tǒng)最優(yōu)化性質與經濟原則45-46
- 4.2.3 省略是系統(tǒng)最優(yōu)化的必然選擇46
- 4.2.4 省略與多義(同形)公式,省略與多義的必然性46-47
- 4.3 省略的強調功能與信息系統(tǒng)理論47-48
- 4.3.1 省略的強調功能47-48
- 4.3.2 信息系統(tǒng)和熵理論48
- 4.3.3 省略是熵增序列的極端48
- 4.4 省略的控制功能和系統(tǒng)的最優(yōu)控制理論48-49
- 4.4.1 省略的控制功能48
- 4.4.2 系統(tǒng)的最優(yōu)控制理論48-49
- 4.4.3 省略是控制最優(yōu)化的選擇49
- 4.5 省略的柔性特征與系統(tǒng)的耗散理論49-52
- 4.5.1 省略的柔性特征49
- 4.5.2 系統(tǒng)的耗散理論與語言的省略度49-52
- 4.6 省略的可受性和認知系統(tǒng)的規(guī)律性52-53
- 4.6.1 省略的可受性52
- 4.6.2 認知系統(tǒng)的規(guī)律性和格式塔理論52-53
- 五 總結53-55
- 5.1 本文的發(fā)現53-54
- 5.2 方法論及存在問題54-55
- 參考文獻55-58
- 致謝58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黃婉梅;;重評《新著國語文法》對省略現象的研究[J];武陵學刊;2011年01期
2 夏軍;;語音疊合省略誤作句法省略現象芻議——以“的個”為例[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瑞朋;現代漢語書面語中跨標點句句法關系約束條件的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殷鴻;機械產品設計領域自然語言省略恢復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2 付艷麗;現代漢語省略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趙耿林;語義聯(lián)想省略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4 孫明;《左傳》省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江晶瑤;關于日語會話中的省略[D];黑龍江大學;2008年
6 徐倩婷;現代漢語中的成分省略—主語個案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7 馬麗君;對外漢語中“主語省略”的教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張悅;漢語主語省略句的語用學研究[D];渤海大學;2012年
9 洪濱濱;語氣副詞的語義特征與語篇功能分析[D];廣西大學;2012年
10 楊曉嬙;從思維方式的差異看日漢翻譯中的增刪方法[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現代漢語省略系統(tǒng)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25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7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