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會羅常培語言學獎評獎條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忠偉;;語言哲學及喬姆斯基“天賦”假設的唯物論思想[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1期
2 陳丹丹;;2010年京津地區(qū)中青年語言學者沙龍在京舉行[J];中國語文;2010年02期
3 宋陽;;語言決定一切——在與喬姆斯基的比較中反觀畢克頓語言進化論[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施春宏;;面向第二語言教學的語言學教材編寫中的若干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年02期
5 劉營;孫月美;;英漢“前后”空間隱喻認知的共性[J];現(xiàn)代交際;2010年01期
6 李春;;構式語法理論微探[J];中國證券期貨;2010年01期
7 戴衛(wèi)平;于紅;;認知語言學“語言·語義·語法”芻議[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劉又辛教授逝世[J];中國語文;2010年02期
9 許韶明;馮政;鄒志明;;從“花園幽徑句”到“雙言巧語”——論語言的自我否定功能[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0年04期
10 孫美瑋;;如何對話語意義進行推導[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松;趙懌怡;劉海濤;;漢語特殊結構的句法標注策略[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2 鄭方;吾守爾·斯拉木;吐爾洪江·阿布都克力木;;程序委員會主席致辭[A];第十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暨國際語音語言處理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美娟;;矛盾修辭法的語言學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陳英敏;高峰強;;隱喻及其在心理治療中的意義[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楊自儉;;我們?yōu)槭裁闯珜W習字本位理論(提綱)[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6 趙學德;;論語法化術語譯名的標準化[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7 呂俊;;語言學中的語言研究與翻譯學中的語言研究——針對語言學界對譯學研究一種偏見的回應[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8 孫坤;;中國古代佛經(jīng)譯論中的對比語言學思想[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9 許余龍;;對比語言學研究的新趨勢、新思考——第五屆國際對比語言學大會述評[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10 王偉;;也談方言島問題[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戴慶廈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語言學研究要結合國家需求和學術前沿[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羅驥 云南省語言學會常務副會長,云南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云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中國語言學:面臨的問題和發(fā)展的動力[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徐大明;語言經(jīng)濟學的疑問與混亂[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梁朝文;一個漢族學者的布依語情緣[N];貴州民族報;2010年
5 記者 李瑞英;國學研究論壇呼吁漢字傳承必須保持穩(wěn)定[N];光明日報;2009年
6 陳平原;今天怎樣“教文學”[N];中華讀書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毛帽;耕耘在方言的田野上[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記者張微;恢復繁體字,,不現(xiàn)實[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9 記者 李瑞英;語言學大師羅常培學術成果被整理出10部文集[N];光明日報;2009年
10 何民捷;漢字該繁還是簡[N];今日信息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尉萬傳;幽默言語的多維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2 王懷中;《經(jīng)典釋文》陸氏音系之聲類聲母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明潔;元認知和話語的鏈接結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于智敏;中醫(yī)學之“毒”的現(xiàn)代詮釋[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6年
5 劉金明;互文性的語篇語言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6 陳輝;論早期東亞與歐洲的語言接觸[D];浙江大學;2006年
7 王飛華;漢英語氣系統(tǒng)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徐玉臣;“語境——純理功能耦合假說”的多維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9 黃建寧;筆記小說俗諺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10 劉根輝;計算語用學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琛琛;中英文股市報道中隱喻的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姜萊;論經(jīng)濟學原理在語言學研究中應用的可能性[D];復旦大學;2009年
3 叢進;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多義運動動詞語義發(fā)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4 徐曉丹;從關聯(lián)翻譯理論的視角談隱喻的翻譯[D];河南科技大學;2009年
5 范莎莎;英語學習詞典中的政治正確[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明杰;概念轉(zhuǎn)喻的語篇功能及其認知條件[D];煙臺大學;2009年
7 張劍;基于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構建英語情態(tài)動詞may的語義排歧模型[D];燕山大學;2009年
8 肖U喒
本文編號:25739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57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