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什么”的詞類歸屬及其所構(gòu)成的句式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道流;指稱、陳述理論及其對上古語法研究的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阮緒和;形名偏正結(jié)構(gòu)的語法功能[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3 馮鳴;英語表持續(xù)時段的for短語和漢語時量詞語的比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4 何清順;漢英詞匯重疊式附加意義對比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5 王葆華;同動式論略[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6 周國光,黎洪;現(xiàn)代漢語制作動詞的配價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7 熊仲儒;;致使的語音實現(xiàn)及其句法蘊含[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8 方小中;定中結(jié)構(gòu)研究綜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9 劉世余;趙秀莉;;“數(shù)+人”結(jié)構(gòu)中“人”的詞性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10 楊崢琳;劉倩;;離合詞中時量補語位置探析——從“結(jié)了十年婚”說起[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傳芬;;從形式機制談語篇詞匯銜接[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高永欣;;西方語法流派和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袁明軍;;《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的擬聲詞[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李晉霞;;面向計算機的“V_雙+N_雙”結(jié)構(gòu)類型研究[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5 田長生;;淺談《論語》中的復疊現(xiàn)象[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阮緒和;;江西武寧(上湯)話的程度副詞“死、幾、蠻”[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劉楚群;;論現(xiàn)代漢語中非典型連動句式“V起來+AP”[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王玉婷;;現(xiàn)代漢語“核心更加靠后”的基本特點及其影響[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趙明慧;李平華;;“V+T+N”和“V+N+T”句式考察[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魏亮珍;;淺析《呂梁英雄傳》中的“給”[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東晶;俄漢代詞指示語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2 蔡金亭;語言因素對英語過渡語中使用一般過去時的影響[D];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2年
3 吳云霞;萬榮方言語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4 王志軍;英漢被動句認知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5 徐默凡;現(xiàn)代漢語工具范疇的認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姜玲;英漢隱喻句對比研究英漢隱喻句對比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7 張小峰;現(xiàn)代漢語語氣詞“吧”、“呢”、“啊”的話語功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8 聶仁發(fā);現(xiàn)代漢語語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樊中元;現(xiàn)代漢語一名多量現(xiàn)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盧小群;湘南土話代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磊;時間副詞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楊永華;漢語思維方式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寫作影響的調(diào)查[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3 高增霞;疑問祈使句[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胡玉華;《世說新語》助動詞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5 徐云知;近20年語感及語感教學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6 吳潔;英漢翻譯與漢語歐化現(xiàn)象[D];外交學院;2001年
7 趙淑賢;俄漢語數(shù)量意義的表達形式和手段對比[D];黑龍江大學;2001年
8 王天佑;關于VA了動補結(jié)構(gòu)[D];延邊大學;2001年
9 韓淑華;漢語的“什么”與英語的“what”[D];延邊大學;2001年
10 宋洪民;李賢的語言觀[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小武;“受禮天下 ,又使至代之”解[J];殷都學刊;2002年02期
2 鹿欽佞;疑問代詞“什么”的非疑問用法研究現(xiàn)狀與前瞻[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3 李素錦;;疑問代詞“誰”字用法說略[J];語文學刊;2010年14期
4 朱城;“何”字單用指人補說[J];古漢語研究;2000年01期
5 穆青棟;;對外漢語教學中“什么”例舉用法語用失誤小議[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8年02期
6 李春芳;;從話輪轉(zhuǎn)換角度談“誰”的篇章功能[J];長沙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7 申霞艷;;“現(xiàn)實主義沖擊波”沖擊什么——從《學習微笑》談起[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8 張舸;漢語“什么”和英語“What”的對比分析[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9 葉桂郴;“誰”在中古漢譯佛經(jīng)中的發(fā)展演變[J];桂林航天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10 吳璇;;疑問代詞“什么”向感嘆標記的發(fā)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鄒元江;;“誰”“是”“梅蘭芳”?[A];“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視野下的傳統(tǒng)戲劇研究”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鹿欽佞;疑問代詞“什么”非疑問用法的歷時考察[D];延邊大學;2005年
2 孫亞俊;漢維語疑問代詞“什么”與“nemε”的對比研究[D];新疆大學;2008年
3 陳敏;留學生對疑問代詞“誰”的非疑問用法的使用情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韓娜娜;漢英疑問代詞的對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劉睿研;“什么”的否定用法及其使用條件[D];吉林大學;2006年
6 黃喜宏;“什么”的否定用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7 曹麗紅;漢語“什么”與英語“What”的對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戴金花;面向?qū)ν鉂h語的疑問代詞“什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沈剛;“任何”與表任指義代詞“什么”的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10 楊愷;漢語“什么”和英語“what”作為疑問代詞時的對比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691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569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