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雜劇稱謂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1-17 12:18
【摘要】:稱謂詞研究是漢語詞匯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元雜劇稱謂詞研究則是近代漢語稱謂詞研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元代雜劇作品中稱謂詞可以分為兩大系統(tǒng)——親屬稱謂系統(tǒng)和社會稱謂系統(tǒng)。 元雜劇親屬稱謂系統(tǒng)可以分為直系血親稱謂、旁系血親稱謂、直系姻親稱謂和旁系姻親稱謂四類。元雜劇社會稱謂系統(tǒng)可以分為職業(yè)稱謂和屬性稱謂兩類,職業(yè)稱謂又分為官吏軍士類職業(yè)稱謂、商販匠人類職業(yè)稱謂、漁樵耕讀類職業(yè)稱謂、仆從雇工類職業(yè)稱謂、倡優(yōu)娼妓類職業(yè)稱謂以及其他特殊職業(yè)稱謂;屬性稱謂則分為自然屬性稱謂和社會屬性稱謂。共計兩大系統(tǒng),十二個子系統(tǒng)。 元代口語中的稱謂詞并不像稱謂詞典中記錄的那樣穩(wěn)定,而是一個十分活躍的系統(tǒng),內(nèi)部普遍存在著一詞多義和多詞一義的現(xiàn)象。親屬稱謂系統(tǒng)與社會稱謂系統(tǒng)也并不是各自封閉的,而是存在著大量的延伸,這種延伸稱之為稱謂詞的泛化現(xiàn)象。元雜劇稱謂詞的泛化可以分為四類:親屬稱謂向社會稱謂泛化;社會稱謂向親屬稱謂泛化;親屬稱謂內(nèi)部的泛化;社會稱謂內(nèi)部的泛化。稱謂詞的泛化有語言自身的原因,,也受封建宗族制度等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稱謂詞的泛化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完成交際、改變現(xiàn)有關系以及更好地實現(xiàn)敬謙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渤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134
本文編號:2562310
【學位授予單位】:渤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1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陸儉明;新中國語言學50年[J];當代語言學;1999年04期
2 李崇興;《元典章·刑部》中的人稱代詞[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3 朱曉文;稱謂語的多角度研究[J];修辭學習;2005年04期
4 張振興,張惠英;從山西話的稱謂詞看古代文明[J];語文研究;2003年02期
5 董為光;稱謂表達與詞綴“老”的虛化[J];語言研究;2002年01期
6 姚亞平;現(xiàn)代漢語稱謂系統(tǒng)變化的兩大基本趨勢[J];語言文字應用;1995年03期
7 潘攀;論親屬稱謂語的泛化[J];語言文字應用;1998年02期
8 來魯寧,郭萌;稱呼語及其語用功能[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馬麗;《三國志》稱謂詞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2 胡士云;漢語親屬稱謂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3 郭作飛;《張協(xié)狀元》詞匯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任曉彤;元雜劇語氣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王琪;上古漢語稱謂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孫玉卿;山西方言親屬稱謂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7 甄煒旎;《元刊雜劇三十種》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623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56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