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劍閣縣白龍方言語音和詞匯研究
[Abstract]:Abstract: The white dragon dialect of the Swordge belongs to the southwest mandarin. It is one of the Sichuan dialects. Bai Long Town is a large town in the 57 villages and towns of the Swordan County, Guangyu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The "the words of the golden fairy" of the white dragon and the Jinxian Town in Jianxi County is called the "platinum" in the local.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 is used to describe, analyze, sum up and explain the white dragon's dialect, and compare the Bai-long dialect with the Chinese-Chinese-rhyme> sound system, and find the corresponding law of the two, so as to reveal the la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white dragon's dialect, and compare the Bai-long dialect with the common language of the modern nation.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n order to record the Jiange Bailong dialect more accuratel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from the geography, the humanity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white dragon town of the Jianxi County;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narrates the phonetic system of the white dragon of the Swordge, the initial consonants of the white dragon are 24, and the finals are 35, the tone of the tone is four (the yin flat 55, the male level 22, the upper sound 31 3. De-sound 212 The third chapter and the fourth chapter compare the white dragon's dialect with the sound system and the common voice system, and find the gaug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white dragon in the Swordg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diachronic and comm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sum up the words of the white dragon and to compare the white dragon of the sword with the vocabulary of the Putonghua, and then, from the aspects of astronomy, geography, time and time, agriculture, etc., provide more detailed research materials, and the last part is the following: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172.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言》一九七九年創(chuàng)刊以來總目錄[J];方言;1985年03期
2 陳立中;;評陳山青《汨羅長樂方言研究》[J];云夢學刊;2008年02期
3 藤原與一;華學誠;;方言學的未來[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4 彭志雄;;一套獨具創(chuàng)新意義的方言研究叢書[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5 蒲向明;;隴南北部方言稱謂詞考釋舉隅[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6 普馳達嶺;;《彝語方言研究》出版[J];民族語文;2011年03期
7 高同英;;山東沂南方言中“麥”字的讀音考源[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年07期
8 楊增適;;《維西漢語方言詞典》讀后[J];辭書研究;2008年03期
9 田志軍;;16世紀的興寧客家方言[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劉村漢;;廣西方言研究專欄[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紹麒;張文峰;姜嵐;侯仁魁;;CADI系統(tǒng)的建設(shè)與膠東方言電子語音語料庫的研制[A];全國第八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JSCL-2005)論文集[C];2005年
2 邱尚仁;邱笑宸;;江西概況與江西方言及方言文化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嘉星;;西洋傳教士閩南方言研究述略[A];論閩南文化:第三屆閩南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4 舒新宇;;屈原在其作品中使用了哪些溆浦方言[A];中國楚辭學(第十三輯)——2007年中國溆浦屈原及楚辭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李長虹;吳國斌;茍明強;;四川省主推小麥品種對白粉病的抗性鑒定總結(jié)[A];小麥白粉病測報與防治技術(shù)研究[C];2000年
6 李春曉;;《說文解字六書疏證》所引方俗考[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7 徐睿淵;李愛軍;方強;王霞;;方言語音語料庫建立的問題與解決方法——以廈門方言為例[A];第八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蒲文勇;;發(fā)展綠色農(nóng)業(yè) 推廣“生物導彈”[A];第十九屆全國植保信息交流暨農(nóng)藥械交易會論文集[C];2003年
9 張紹麒;姜嵐;張文峰;侯仁魁;;膠東半島方言電子語音語料庫的研制與方言電子語音詞典編纂[A];2004年辭書與數(shù)字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蘇金智;;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diào)查中的雙語雙方言問題[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巷扉 通訊員 范正民;全國重點非遺專著《慶元方言研究》面市[N];麗水日報;2010年
2 楊全和 記者 劉懷英;劍閣縣城北鎮(zhèn) 發(fā)展產(chǎn)業(yè)致富促還貸[N];廣元日報;2010年
3 張智勇 記者 郭勇;劍閣縣 紀檢監(jiān)察組織延伸到村[N];廣元日報;2011年
4 記者 姜小玲;方言寫作,錦上添花還是多此一舉[N];解放日報;2011年
5 劉文貴 記者 郭勇;黑龍江省與劍閣縣簽署長期合作協(xié)議[N];廣元日報;2011年
6 記者 譚迎春;我省與劍閣縣簽署長期合作協(xié)議[N];黑龍江日報;2011年
7 李成瑞 郭育成 何開建 本報記者 郭勇;情系父老鄉(xiāng)親 愛灑千家萬戶[N];廣元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郭勇;播灑無疆大愛 創(chuàng)造輝煌業(yè)績[N];廣元日報;2011年
9 王紅蘇;劍閣縣經(jīng)濟和商務局 抓效能建設(shè) 重在抓落實[N];廣元日報;2011年
10 梁彪;劍閣縣“兩會”召開[N];廣元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阮詠梅;浙江溫嶺方言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2 肖萍;江西吳城方言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3 柳春;甘肅臨夏方言回腔語音格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杜鳳梅;古齊魯語聲母系統(tǒng)構(gòu)擬[D];南開大學;2010年
5 杜曉萍;十九世紀外國傳教士所撰福建閩南方言文獻語音和詞匯系統(tǒng)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6 田阡子;東亞語言復合元音的類型及淵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7 郭建華;山西方言“子”綴研究[D];河北大學;2012年
8 [k淑娟;古o"姙三P心理R諍^概念X4奮_Y系}q及其kw史演媻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9 趙紅梅;漢語方言詞匯語義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10 宮欽第;膠東方言的歷史演變[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子華;河曲方言詞綴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逯全秀;莒南方言語音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呂昭君;山西交城方言代詞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高倩;河北南皮方言語音調(diào)查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5 張虹;商河方言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康婧;四川劍閣縣白龍方言語音和詞匯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7 易霞霞;湖南省岳陽縣筻口鎮(zhèn)方言語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孫夫榮;山東莒縣方言語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紅瑜;從人們的語言態(tài)度透視方言的社會功能[D];煙臺大學;2009年
10 高秋娟;山東嘉祥方言詞綴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776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47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