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nèi)外中國語言學者聯(lián)誼會——第二屆學術(shù)論壇”召開
[Abstract]:On 3 July 2011, the language and scrip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second academic Forum of Chinese linguists at home and abroad, jointly sponsored by the Institute of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Commercial Press, was held in the Commercial Press Auditorium. The theme of the forum is "Linguistics in Chin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 forum was attended by 42 prominent linguists from North America, Europe, Japan, Hong Kong, China and mainland China. At the meeting, Yu Dianli, general manager of the Commercial Press, Shen Jiaxuan, former director of the language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deputy secretar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商務印書館;
【分類號】:H0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海內(nèi)外中國語言學者聯(lián)誼會——首屆學術(shù)論壇”在商務印書館召開[J];中國科技術(shù)語;2010年04期
2 ;海內(nèi)外中國語言學者聯(lián)誼會首屆學術(shù)論壇[J];方言;2010年03期
3 ;“海內(nèi)外中國語言學者聯(lián)誼會——首屆學術(shù)論壇”在商務印書館召開[J];當代語言學;2010年04期
4 姚亞平;語言科學與時代精神——從言語交際學等新學科的興起看中國語言學發(fā)展的大趨勢[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8年03期
5 本刊編輯部;沉痛悼念朱德熙先生[J];語文建設(shè);1992年08期
6 ;中國語言學會第十一屆學術(shù)年會開始征集論文[J];中國語文;2000年04期
7 ;會議延期消息四則[J];中國語文;2003年04期
8 方言;;首屆演化語言學研討會在廣州市舉行[J];中國語文;2009年04期
9 ;中國語言學會羅常培語言學獎評獎條例[J];中國語文;2010年06期
10 ;中國語言學會羅常培語言學獎評獎條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體驗·學習·干預——呵護完美孕程 孕期體重管理·2010學術(shù)論壇報道[A];中國營養(yǎng)學會婦幼營養(yǎng)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俞聞;;滬港攜手共創(chuàng)中國語言學新局面——市語文學會等舉辦學術(shù)研討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3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邢福義;;序[A];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漢語被動表述問題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湖北省抗癌協(xié)會青年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青年學術(shù)論壇日程[A];湖北省抗癌協(xié)會青年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青年學術(shù)論壇資料匯編[C];2009年
5 聶焱;;“三一語言學”主要參考資料[A];王希杰和三一語言學——暨王希杰和三一語言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彭澤潤;;不能把胡亂解釋文字的游戲當做科學[A];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2003年年度會議論文集[C];2003年
7 ;前言[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C];2003年
8 黨雙忍;;在中國(寶雞)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高層學術(shù)論壇開幕式上的歡迎詞[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9 ;“茶與健康生活”學術(shù)論壇程序[A];2004年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茶與健康生活”論壇文集[C];2004年
10 ;第三屆長三角圍產(chǎn)醫(yī)學學術(shù)論壇暨2006年浙江省圍產(chǎn)醫(yī)學學術(shù)年會日程安排[A];第三屆長三角圍產(chǎn)醫(yī)學學術(shù)論壇暨2006年浙江省圍產(chǎn)醫(yī)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汪偉;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12屆年會在津召開推動中國語言學研究國際化[N];天津日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姜艷萍;創(chuàng)立中國語言學創(chuàng)新平臺[N];聯(lián)合日報;2010年
3 羅驥 云南省語言學會常務副會長,云南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云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中國語言學:面臨的問題和發(fā)展的動力[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張振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長期擔任語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主任,《方言》雜志主編。;中國語言學,你有令人羨慕的輝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5 ;中國語言學理論的發(fā)展方向[N];光明日報;2002年
6 汪偉 陳麗娜 冀寧 ;中國語言學界最高獎項揭曉 南開大學教師榮膺“雙冠王”[N];天津日報;2004年
7 胡壯麟;力爭與世界同步的中國語言學[N];中華讀書報;2003年
8 記者 王宏宇;承載幾代學人積淀 全面盤點中國語言國情[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9 徐杰;中國語言研究的民族性與世界性[N];光明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羅猛;專家縱論二十一世紀中國語言學[N];廣西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孫銳欣;元音的實驗和計算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蔣俊;帝國邊陲:桂西土司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周楊;計算機漢語方言辨識的理論與方法探討[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賈媛;普通話焦點的語音實現(xiàn)及音系分析[D];南開大學;2009年
5 劉惠榮;論國際貿(mào)易與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協(xié)調(diào)[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6 張興橋;消費異化與消費倫理[D];吉林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學華;構(gòu)建北京體育大學足球?qū)W術(shù)網(wǎng)站之理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2 伊靈;從學術(shù)論壇到中學講臺[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3 于毅;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與博士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黎妮;翻譯原則的原型觀[D];西南大學;2007年
5 張愛武;現(xiàn)代漢語詞綴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6 易雪梅;翻譯本質(zhì)的原型理論詮釋[D];西南大學;2006年
7 肖清華;政府官員問責制的現(xiàn)實困境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陳柯妮;會話分析理論映射下The Locked Chest的戲劇意義[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07年
9 譚曉慧;關(guān)于廣告語言特色及其功能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覃薇薇;音高模式在即時回憶中的加工方式及其表征[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169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41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