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對修辭學的貢獻
[Abstract]:Inspired by the competitive spirit of ancient Greece, Nietzsche believed that the secret of rhetorical art lies in the tension between art and morality. For rhetorical purposes, he believes that language itself is the product of rhetorical art and expresses opinions rather than knowledge. Nietzsche's rhetoric theory not only inspired Derrida to deconstruct the Western logos centrism from the game of semantic variation, bu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rhetoric" in the 1960s.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哲學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09YJC720036)
【分類號】:H0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發(fā)展中的幾個問題[J];畢節(ji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6年04期
2 梁務(wù)景;《修辭學習》第一期指瑕[J];修辭學習;1997年04期
3 李土金;朱熹修辭學說的哲學精神[J];修辭學習;2001年02期
4 駱小所;簡談21世紀修辭學的研究[J];修辭學習;2002年01期
5 肖庚遠;修辭學的性質(zhì)任務(wù)及其他[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6 劉煥輝;從修辭學到言語交際學[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7 趙家新;科學化:修辭學的必由之路[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1993年Z1期
8 王希杰;科學方法和修辭學的繁榮[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9 曹德和;求真務(wù)實 開拓創(chuàng)新——江蘇省修辭學會95年學術(shù)年會側(cè)記[J];修辭學習;1995年05期
10 王德春;在修辭學與民族文化國際研討會上的開幕詞[J];楚雄師專學報;199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Diane Desrosiers-Bonin;;修辭學歷史上的創(chuàng)新視角(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諧社會與可選擇的現(xiàn)代性:新媒體與社會發(fā)展”新聞傳播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武占坤;;一部閃光、爆炸的修辭學新著——讀《王希杰修辭學論集》有感[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續(xù)輯——暨王希杰修辭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陳新;;諧音與游戲[A];修辭學新視野——漢語修辭與漢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高萬云;;胡裕樹對中國修辭學的貢獻[A];修辭學新視野——漢語修辭與漢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衛(wèi)國;陳屹立;;經(jīng)濟學的語言與語言的經(jīng)濟學——語言經(jīng)濟學的一個綜述[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李名方;;后記(一)[A];王希杰和三一語言學——暨王希杰和三一語言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馬天俊;;馬克思的修辭學實踐[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上)[C];2005年
8 許敬生;;簡論中醫(yī)古代文獻在古漢語研究中的價值[A];中醫(yī)藥優(yōu)秀論文選(上)[C];2009年
9 張愛書;;王希杰修辭學的邏輯體系[A];王希杰和三一語言學——暨王希杰和三一語言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李晗蕾;;語言研究的新視域:零度和偏離[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續(xù)輯——暨王希杰修辭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媛嬡 曾毅平;多學科交融中的修辭學[N];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宗廷虎系復(fù)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國修辭學會及華東修辭學會顧問;語言和諧與社會和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李玉成;“智慧的聲音”[N];學習時報;2002年
4 馬美著;漢字修辭:修辭學新突破[N];光明日報;2007年
5 北京大學 陳汝東;話語學研究現(xiàn)狀與趨勢[N];社會科學報;2008年
6 譚學純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語言學研究與公共閱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顧曰國;話語研究縱橫談[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8 曉白;漢語也有風格[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9 ;人生的境界:單純 豐富 寧靜[N];解放日報;2010年
10 潘文國邋口述 本報記者 張英 記錄;潘文國:100年來,我們用教外語的方式教母語[N];南方周末;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小博;科學修辭學研究[D];山西大學;2004年
2 李義海;西周金文修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玉芳;演講話語象征性互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4 趙英玲;漢語沖突話語語用修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丁秀菊;先秦儒家修辭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羅淵;中國修辭學研究轉(zhuǎn)型論綱[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7 欒妮;《紅樓夢》中的修辭造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張繼文;中日古典定型詩歌中隱喻的認知對比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9年
9 董育寧;新聞評論語篇的語言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羅群;論修辭學的社會實踐[D];廣西大學;2007年
2 孔飛燕;語詞的廣義修辭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3 農(nóng)雪梅;漢泰比喻對比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4 袁媛;語言學理論在廣告文本中的運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5 孫文娟;從修辭學角度分析廣告語言中的勸說手段[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林旺芳;理論與實踐: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龔茂華;《馬氏文通》修辭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超;保羅·德曼的修辭語言觀及其修辭閱讀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劉莉莉;現(xiàn)代漢語同語式研究綜述[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黃月華;修辭格中的邏輯悖論[D];長沙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16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41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