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咬嚙”義動詞的歷時演變及原因
[Abstract]:The meaning of "bite and bite" was mainly expressed by "bite" in the pre-Qin period, and replaced by "bite" in the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as the leading word for the meaning of "bite and bite". Since the Tang Dynasty, "bite" has replaced "bite" in spoken language as a common word to mean "bite", while "bite" and "gnawing" have basically disappeared. This pattern has been maintained to this day. There are two changes in the dominant words which promote the meaning of "bite and bite", not only the internal reasons of the self-adjustment of the lexical system, but also the external reason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so on.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
【分類號】:H141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永華;韓陳其;;“八卦”詞義的“舊”與“新”[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王興才;;重慶方言“得(dei)”來源考察[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3 應學鳳;李桂明;;國內(nèi)語言符號象似性研究進展[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shù)研究卷);2007年12期
4 鄧享璋;閩中、閩北方言的名詞后綴[J];三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3期
5 谷向偉;;試論方言用字的規(guī)范化[J];韶關(guān)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6 張海媚;;《朱子語類》中“好看”的詞匯化及使用[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錢毅;劉夢云;;清末民國初邵陽蒙學教材《君莫笑》[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8 崔山佳;;方言中幾個比較特殊的形容詞重疊形式[J];臺州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9 張立紅;;“定勝”考[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10 陳滿華;;現(xiàn)代漢語方言兒媳稱謂考察[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應學鳳;;國內(nèi)語言符號任意性與象似性之爭[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應學鳳;;國內(nèi)象似性研究動態(tài)[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應學鳳;;現(xiàn)代漢語單音節(jié)反義詞音義象似性考察[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周敏莉;;新邵湘語的語氣助詞“去哩”[A];江西省語言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仝欣;中古陽聲韻字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的演變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周美莊;《全宋文》江浙文人用楙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3 呂昭君;山西交城方言代詞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作佳;現(xiàn)代漢語協(xié)同副詞的選擇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朱娟;湖南雙峰方言否定副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亓恒娜;《現(xiàn)代漢語詞典》佛源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王笑舒;大連方言詞匯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焦甜甜;四川、兩湖、江西地區(qū)唐五代詩歌用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于松;語言符號象似性的多維認知表征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沈益宇;四川方言特征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戴忠;;上古看視類動詞的演變規(guī)律[J];求索;2008年02期
2 何建華 ,杜建國 ,張群榮;論辛亥革命前的留日熱潮[J];撫州師專學報;1992年01期
3 辜健斗;柳宗元作品的民主思想[J];撫州師專學報;1994年02期
4 韓隆福;諸葛亮北伐失敗的評價[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998年03期
5 李輝,李紅;論考試焦慮及其調(diào)適[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5期
6 陳景彥,閻國來;論日本政府傳統(tǒng)歷史觀的右傾問題[J];東北亞論壇;1999年04期
7 吳友法;簡析德國統(tǒng)一后困境的癥結(jié)及機遇[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8 傅勇林,徐世紅;J·Aitchison論語言變化的發(fā)生和傳播[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9 徐文君;宋江與唐僧的相似性及其原因[J];濟寧師專學報;1999年04期
10 張義泉;下崗職工心理挫折的原因及心理調(diào)適[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輝;李崇銀;潘靜;;南海季風槽的異常特征和原因分析[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季風動力學論壇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2 楊aF;吳躍萍;;農(nóng)民工就業(yè)困難原因分析及指導對策[A];國土資源職教改革與創(chuàng)新[C];2009年
3 朱曉虹;;我院2007-2008年藥品質(zhì)量問題的分析[A];2009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九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9年
4 盧國良;王瑾;涂鵬;張健;葛中川;邵濤;夏昭林;;鐵路職工職業(yè)傷害的病例-對照研究[A];第四屆全國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研究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王學京;;膝關(guān)節(jié)伸位僵直的原因和預防[A];2006骨傷科疑難病癥診療技術(shù)新進展、新方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邵珍;;職中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及矯正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7 戎立;;積極應對突發(fā)事件 切實保障環(huán)境安全[A];新農(nóng)村建設與環(huán)境保護——華北五省市區(qū)環(huán)境科學學會第十六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8 金穎;張亞芳;;我院2007-2008年藥品質(zhì)量問題分析[A];2009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九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9年
9 鐘培道;;2610號客機空難事故剖析[A];2006年全國失效分析與安全生產(chǎn)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何燦;何文麗;;礦井熱害及防治[A];礦山地質(zhì)災害成災機理與防治技術(shù)研究與應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本報記者;“人格尊嚴”投訴同比上升150%[N];貴陽日報;2007年
2 葉雪萍;客家方言詞語源流考·食[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敏;早期斯圖亞特英國貴族官員腐敗原因初探[D];武漢大學;2005年
2 高曉瑩;知識產(chǎn)權(quán)犯罪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時映梅;俄羅斯“影子經(jīng)濟”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4 黃賀;論中美紡織品貿(mào)易摩擦的原因與解決途徑[D];暨南大學;2007年
5 于在照;越南漢詩與中國古典詩歌之比較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6 司建波;虛擬組織的性質(zhì)和原因[D];吉林大學;2009年
7 慈健;賄賂犯罪防控對策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8 花永蘭;當代世界民族主義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9 [k淑娟;古o"姙三P心理R諍^概念X4奮_Y系}q及其kw史演媻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10 張建光;蘋果(Malus domestica Borkh.)果實日灼原因、機理及預防[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姍姍;社會轉(zhuǎn)型期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預防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向紅;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成因及對策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惠梅;中學師生溝通問題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金秀;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方運戰(zhàn);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胡臨春;中國民航運輸業(yè)放松管制的根源及路徑探析[D];中南大學;2005年
7 張雷;中國式英語分析及其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啟示[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6年
8 張洋;我國資本外逃的狀況、原因及對策[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9 張蔚;青少年網(wǎng)絡游戲成癮及其綜合預防[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周英;淺析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的原因與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346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34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