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時體助詞“了1”與“了2”的不對稱和標記模式

發(fā)布時間:2018-11-17 08:01
【摘要】:本文將“標記理論”運用于現(xiàn)代漢語“了”的語法研究,對“了1”與“了2”的不對稱現(xiàn)象作出了描寫和解釋。 第一章對“了”的分合之爭進行了分析和批評,指出了“了1”和“了2”在語義、語用、語言習得、方言當中的相似性和分布的不對稱性。 第二章介紹“標記論”并運用判別有標記項和無標記項的標準初步證明了“了”的標記模式。 第三章利用歷史語法研究的成果,重新梳理了“了”的語法化進程,確立了“‘了1’和‘了2’實質上是同一個東西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的語法變體”。 第四章確立了“了”的核心語法意義為“實現(xiàn)”,深入地分析了“了”的標記模式及其成因,,認為“了1”的“封閉性”和“了2”的“延續(xù)性”最終決定了“了”的標記模式的形成。
[Abstract]:This paper applies the "Markedness Theory" to the grammatical study of "er" in modern Chinese, and gives a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 asymmetry between "Xue 1" and "Xi 2".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and criticizes the debate on the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of "er", and points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asymmetries in semantics, pragmatics, language acquisition, dialects and distribution between "Yue1" and "Yue2".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Markedness Theory" and proves the "tagging model" by using the criterion of distinguishing marked item and unmarked item.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use of the achievements of historical grammar research to rearrange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establishes that the grammatical variation of the same thing in different syntactic positions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1'and '2'. The fourth chapter establishes the core grammatical meaning of "realization", deeply analyzes the marking mode and its caus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losure" of "1" and the "continuity" of "2"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formation of the marked pattern.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1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令達;;"了_1"句與"了_2"句的語義比較——兼論現(xiàn)代漢語動態(tài)助詞研究的方法[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1期

2 盧英順;關于“了_1”使用情況的考察[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3 吳福祥;漢語體標記“了、著”為什么不能強制性使用[J];當代語言學;2005年03期

4 劉勛寧;現(xiàn)代漢語句尾“了”的來源[J];方言;1985年02期

5 盧英順;試論“這本書我看了三天了”的延續(xù)性問題[J];漢語學習;1993年04期

6 金立鑫;現(xiàn)代漢語"了"研究中"語義第一動力"的局限[J];漢語學習;1999年05期

7 望月圭子;漢語里的“完成體”[J];漢語學習;2000年01期

8 王巍;語氣助詞“了”的一種語義變體及其語法形式[J];漢語學習;2004年04期

9 張黎;;現(xiàn)代漢語“了”的語法意義的認知類型學解釋[J];漢語學習;2010年06期

10 劉勛寧;;現(xiàn)代漢語句尾“了”的語法意義及其與詞尾“了”的聯(lián)系[J];世界漢語教學;199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尹紹華;;對動態(tài)助詞“了”的再認識與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春麗;突顯原理與“了”的認知分析[D];重慶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33705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33705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c79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