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詞源考究
[Abstract]: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word "law" is very complicated. From the emergence of "law" to the shape of the character,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ymology analysis, i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egal concepts and traditions, and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of la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etymology, Modern Chinese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遼東學院;
【基金】: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科學發(fā)展觀與當代中國文化發(fā)展方略問題研究(08BKS053)
【分類號】:H13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蘇力;“法”的故事[J];讀書;1998年07期
2 張永和;“pK”義探源[J];法學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光燕;王德群;;《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水蘇考[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1年03期
2 黃丹華;;“黃”字源流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3 張明;;另一個角度看秋菊——評《秋菊打官司》[J];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06年01期
4 王維堅;郭立泉;;超聲強化溶劑回流法提取玉米醇溶蛋白工藝的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5 楊秀云;楊萍;;《聊齋志異》中狐意象的獨特意蘊[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戴永芳;;淺談漢字的文化價值[J];昌吉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趙彥昌;黃娜;;簡牘文書制度研究[J];檔案學通訊;2011年02期
8 王同朝;;從制度層面探析炎黃與周秦的關系[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黃震;“水”與中國法律起源[J];湖南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10 黃正泉;;論韓非法學思想的人學基礎[J];湖南社會科學;2008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華;孟子與漢代《詩經(jīng)》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崔蘭琴;唐以降傳統(tǒng)法定離婚制度探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虞志淳;陜西關中農(nóng)村新民居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4 張登林;上海市民文化與現(xiàn)代通俗小說論[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5 阿儒汗;刑事訴訟文化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張波;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中國化路徑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馮建章;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宗教與信仰[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8 馬青;縣域內(nèi)義務教育管理公共性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胡興建;為了自由[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10 音正權;刑法變遷中的法律家(1902--1935)[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修文;交通肇事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永剛;淺析數(shù)字化時代的界面設計與文化顯現(xiàn)[D];武漢紡織大學;2010年
3 熊亞男;淺論柿子灘巖畫的文化內(nèi)涵[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4 黃紹麗;影視劇時尚元素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8年
5 余穆諦;云南清真寺建筑及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6 何鑫;云南道教建筑特色及其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7 葉惠美;漢字“理”的修辭文化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肖東方;服務型政府公共性的實現(xiàn)途徑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尹志強;晉系玉石文獻詞匯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娜;中國古典美學“味”范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漢平;;論詞的理據(jù)與歷史文化的關系[J];安康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陳學仕;;形而上學的歷史變遷[J];經(jīng)營管理者;2009年21期
3 ;“發(fā)光”與臉部神情[J];大學英語;1996年03期
4 笪開源;“新聞”詞源重考[J];新聞知識;1998年05期
5 狄強羽,曹雪鶯;英語中拉丁及希臘詞源名詞復數(shù)的表現(xiàn)形式[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6 阿不里克木·亞森,沈淑花;“兀魯思”(ulus)詞源考[J];民族語文;2002年06期
7 劉一展;;法律術語詞源及其翻譯[J];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6年02期
8 雷縉碚;;后起形聲字與金文用字字形字義之比較[J];懷化學院學報;2006年09期
9 傅定淼;;“翻譯”詞源考[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10 竇可昀;;俄語法律術語尋根溯源[J];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少達;;從河洛語看《詩經(jīng)》[A];第六屆詩經(jīng)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葉斌;;《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以“孔”、“好”互通為例[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樸興誅;;對韓漢字文化教學[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4 陸文彬;;清潔發(fā)展機制探析[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04年
5 李丹;;循環(huán)經(jīng)濟立法的實施機制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環(huán)經(jīng)濟立法研究——2005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冊)[C];2005年
6 林文雄;黃立洪;陳婷;;休閑旅游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理論基礎與未來發(fā)展方向探索[A];循環(huán)農(nóng)業(yè)與新農(nóng)村建設——2006年中國農(nóng)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陳志強;張再康;;“腎亦主神明”新學說的理論基礎[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五屆基礎理論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葛力力;;字詞辨析二題[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黨風鎖;宋莉;;節(jié)約型園林建設的理論基礎和遵循原則[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7年
10 陳永芝;;堅持公平正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2007經(jīng)濟發(fā)展與構建和諧陜西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樂;看個性代表如何“個性化”議政[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2 任繼f ;說“文”談“字”[N];光明日報;2006年
3 苑德軍;金融應為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做些什么[N];上海證券報;2006年
4 李守奎;《說文解字》文本研究的重大突破[N];光明日報;2007年
5 記者 荊 龍;構筑法律信仰 實現(xiàn)公平正義[N];人民法院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秦勤;譚大雙在全市檢察工作會議上要求加大辦案力度 維護公平正義[N];張家界日報;2005年
7 鮑楓;構建農(nóng)村和諧社會要力促社會公平正義[N];赤峰日報;2006年
8 記者 郭曉燕;全面履行檢察職能 努力維護公平正義[N];長治日報;2007年
9 姜堰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李衛(wèi)國;提高法治能力 維護公平正義[N];江蘇法制報;2006年
10 王富強;強化監(jiān)所法律監(jiān)督是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重要保障[N];江蘇法制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育瑋;當代中國法哲學的哲理探索[D];黑龍江大學;2004年
2 陳暉;近現(xiàn)代法哲學的兩次轉(zhuǎn)型及其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的分析[D];復旦大學;2004年
3 金玲敬;《說文解字翼徵》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程龍;對程序正義研究中的兩個基本認知模式的批判性反思[D];吉林大學;2006年
5 藺運珍;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國際法思想[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趙慧;刑法上的依賴原則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7 李艷;《說文解字》所收蔬菜及糧食作物詞疏解[D];浙江大學;2006年
8 孟海華;產(chǎn)業(yè)技術路線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9 張亞蓉;《說文解字》的諧聲關系與上古音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王金增;北京林木種苗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園園;論馬克思主義公平正義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胡勝利;新制度主義視角下稅收執(zhí)法公平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羅家豪;行政補償制度探析[D];湖南大學;2007年
4 李琳;論公平及其對效率的作用[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5 肖偉;收入分配與社會和諧[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6 羅文彬;市轄區(qū)政府殘疾人公共服務職能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7 王士杰;胡錦濤的公平正義觀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0年
8 王士杰;胡錦濤的公平正義觀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0年
9 葉雷;大中小學德育銜接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10 卓玲;我國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訴訟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3303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33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