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的培養(yǎng)
[Abstract]:It is the need of the times to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sic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take on the mission of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traditional cultural literacy.
【作者單位】: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H19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施亞賢;成人高等教育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初探[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松柏;在物理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的探討[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2 邱丕相;王崗;;走進主流社會的中國太極拳文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12期
3 陳琴;對當前我國兒童科學教育的幾點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Z1期
4 靳玉樂,艾興,陳妙娥;研究性學習:高等教育應提倡的一種學習理念[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3年01期
5 錢樹人;高中生物課程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回顧[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12期
6 段小磊,秦淑慧;學與教的革命——關于研究性學習的再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7 王善平;融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入注冊會計師合伙制度研究[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5年02期
8 張燕琴;;高職高專探究式英語教學模式初探[J];長沙通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9 姚蕾,吳星,何永紅,徐道宏;關于高一學生化學探究能力的調(diào)查及思考——高中化學課程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和途徑研究課題初報[J];化學教育;2004年07期
10 戴樂;讓化學史走進課堂——歷史探究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化學教育;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吳才武;;淺談如何進行研究性閱讀教學——以小說為例的研究性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苗利;;中國人的繪畫心理觀[A];中華醫(yī)學會首屆國際行為醫(yī)學學術大會暨第九次全國行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家福;新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文化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張瑞堂;文化自覺與中國先進文化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清華;教師知識的模型建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軼芳;交往教學理論探討[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5 侯新杰;物理學史與物理教學結(jié)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偉華;中國書法藝術對明式家具的影響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7 燕良軾;教學的生命視野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譚偉平;大學人文教育與人文課程[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畢華林;走向生本的教科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韓龍淑;數(shù)學啟發(fā)式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艷萍;探究性學習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王素蘭;中學化學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馬瑛;基于師范生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信息化教學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劉向永;基于情境認知理論指導下的網(wǎng)絡主題探究學習活動設計[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梁紅梅;論化學教學設計的開放性[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孟麗慧;論化學教學中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黃金海;物理教學中探究學習與接受學習關系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8 周樹奇;探究式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9 秦凡;生物學探究性教學模式的初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10 王平;基于科學探究的初中化學教材編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羅祖兵,陳佑清;研究性學習的定位和特征[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濱;;寫作感受能力培養(yǎng)淺說[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2 張婷;;試論中國現(xiàn)代廣告中傳統(tǒng)文化的運用[J];語文學刊;2011年14期
3 托合提庫爾班;;論漢語教學中維吾爾族學生修辭能力之培養(yǎng)[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4 辛清雨;;大學生的課外文學閱讀培養(yǎng)探析[J];華章;2011年22期
5 吳志杰;;中國傳統(tǒng)范疇“誠”及其對翻譯研究的啟示[J];民族翻譯;2009年03期
6 姜莉芳;;從阿美語詞匯的直譯看阿美族的傳統(tǒng)文化[J];民族翻譯;2009年01期
7 張彩虹;;學口才 練口才 談技能人才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技校《演講與口才》課教學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0期
8 武峰;;承華夏傳統(tǒng)文化 譯我五千年文明——林語堂和梁實秋翻譯思想綜述[J];兩岸關系;2011年07期
9 李曉宇;;淺析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傳播的重要性[J];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06期
10 王璐;;蘇教版論語選讀本的注釋芻議[J];語文學刊;2011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珠元;;創(chuàng)建翻譯人才庫 為海西崛起服務[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章宏偉;;從滿文創(chuàng)制到滿文出版的濫觴——清代滿文出版研究之一[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王偉;;語言與民族文化——布依語民俗語匯拾零[A];布依學研究(之三)——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二屆年會暨第三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1年
4 陳建民;陳章太;;從我國語言實際出發(fā)研究社會語言學[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Ⅰ)[C];1995年
5 陸永昌;;翻譯,要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6 孫洪忠;;成語語義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7 葉青;;簡體版古籍的字形處理問題[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8 劉戈;;從bitidim(我寫的)看回鶻人的文化[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朱家玨;;守望文化傳統(tǒng) 教好大學語文[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zhì)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10 宋文長;;論漢字教育與越南語文建設[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長 市語委副主任 李玉良;堅持科學發(fā)展 弘揚傳統(tǒng)文化[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8年
2 馬斗全;語文教育與傳統(tǒng)文化[N];中華讀書報;2008年
3 鎮(zhèn)江市教育局副局長 市語委副主任 陳國俊;做好語言文字工作 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8年
4 寧波大學外語學院 許曦明;漢語的認同危機[N];文藝報;2008年
5 謝迪南;為恢復漢語的優(yōu)雅而吶喊[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6 魏如松;像保衛(wèi)黃河一樣保衛(wèi)漢語[N];海南日報;2008年
7 雷振岳;用文化敬畏感消解母語邊緣化[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8 嘉賓 夏春燕 成都鹽道街中學外語學校 初中語文教師(以下簡稱夏) 王彬 省直機關公務員、高中生家長(以下簡稱王) 郭夏 都江堰光亞學校初中 二年級學生(以下簡稱郭) 主持人 本報記者 陳宇(以下簡稱記);逃出網(wǎng)絡的“新語言”[N];四川日報;2006年
9 李曉霞;方塊字離我們有多遠[N];蘭州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謝迪南;漢語危機?[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孫巋;中國突厥語族諸民族文化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2 葉貴良;敦煌道經(jīng)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譚志滿;文化變遷與語言傳承[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彥穎;論高職院校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圣心;高級階段留學生書面語體意識的考察與培養(yǎng)[D];暨南大學;2008年
3 楊曉飛;遠程教育在海外漢語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作用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4 李玉梅;論教師權威與學習者自主性在中國外語學習中的融合[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5 張姝;第二語言學習動機因素探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6 楊亭;漢語親屬稱謂語泛化問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5年
7 喬改琴;朱光潛論文學趣味的培養(yǎng)[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8 白雪潔;口譯中的素材重組與認知能力培養(yǎng)[D];蘭州大學;2008年
9 李肖寅;《說文解字》犬部字形義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張園;傳統(tǒng)語言的當代轉(zhuǎn)譯與重生[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22531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25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