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機傳播語料的概念隱喻功能研究
本文選題:概念隱喻 + 危機爆發(fā)期 ; 參考:《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06期
【摘要】:危機傳播的主要媒介是語言文字,而隱喻廣泛存在于人類的語言、思維和行動中;要通過大眾傳播來認知、應對并最終解決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文本中的隱喻加以實現(xiàn),可以說隱喻在危機傳播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功能。
[Abstract]:The main medium of crisis communication is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and metaphor widely exists in human language, thinking and action. It can be said that metaphor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crisis communication.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H05
【共引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艷玲;高等院校應急管理體系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洋;社會網(wǎng)絡視角下的危機傳播機理與治理[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何愛晶;名—動轉類的轉喻理據(jù)與詞匯學習[D];西南大學;2009年
4 金菊花;朝鮮后期漢譯諺語集《耳談續(xù)纂》語言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張競艷;四川茂汶地區(qū)羌族語言選擇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6 柳錦銘;基于利益相關者的品牌危機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楊矗;對話詩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8 丁鋒;基于OB4LAC的政府組織授權系統(tǒng)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9 武乾;建筑企業(yè)危機管理團隊溝通問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10 尚鴻雁;危險貨物運輸突發(fā)事件機理及風險評估方法集成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文婷;金融危機背景中我國弱勢高校問題的化解途徑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王曉夏;企業(yè)網(wǎng)絡輿論信息環(huán)境及優(yōu)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張瑜;災害事件中負面信息與正面?zhèn)鞑バЧD化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王志華;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劉燦仕;高校學生突發(fā)事件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宮鵬遠;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抵御金融危機能力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曹榮強;群體性突發(fā)事件演化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8 黃文靜;地方電視臺危機管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鄭銀玲;公共危機中的政府形象管理研究[D];吉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吳艷雯;政府和媒體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權責定位和互動機制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麗君;張悅;;從認知角度看英漢愛情隱喻的對比分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年01期
2 李越;;隱喻的認知研究:解讀《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年01期
3 馬紅霞;馬紅梅;;概念隱喻的認知觀[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湯潔;;職業(yè)概念隱喻的認知分析及應用[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黃興運;覃修桂;;“光明”的概念隱喻——基于語料的英漢對比研究[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王銀霞;;論隱喻的可及性[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朱東華;;基于溫度圖式的英語概念隱喻[J];肇慶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劉海波;段成;;李白詩詞中的概念隱喻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9 李華平;;概念隱喻與古漢語詞義的變化[J];天中學刊;2010年01期
10 任新山;李會琴;;英漢語概念隱喻體系的異同[J];商洛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房立巖;曲黎敏;;輕度認知損害的中醫(yī)藥學臨床研究進展[A];弘揚中華養(yǎng)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養(yǎng)生康復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程道梅;蔣與剛;黃承鈺;孔海燕;龐偉;楊紅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中老年人的MTHFR多態(tài)性、血清維生素狀況及認知功能[A];膳食變遷對民眾健康的影響:挑戰(zhàn)與應對——第二屆兩岸四地營養(yǎng)改善學術會議學術報告及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3 滿勇;李建斌;;人臍血單個核細胞靜脈移植治療血管性癡呆[A];第三屆國際神經(jīng)修復學會年會摘要集[C];2010年
4 魏曉東;;積極預防老年性癡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A];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十四)——積極老齡化研究之六——健康與老齡化[C];2010年
5 蔣長好;儲先云;;身體活動對執(zhí)行控制功能的積極影響[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程義勇 教授[A];“維生素D科學新認識”論壇會議資料[C];2010年
7 黃河浪;吳一峰;;阿爾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學[A];華東地區(qū)第十次流行病學學術會議暨華東地區(qū)流行病學學術會議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10年
8 承穎亮;;自然光照對血管性癡呆的治療促進作用[A];第六屆國際腦血管病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孫琳;趙永波;;血管性認知障礙非癡呆[A];第六屆國際腦血管病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時晶;魏明清;;血管性認知損害的認知功能與中醫(yī)證侯的相關性[A];世界中聯(lián)第三屆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老年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2010年學科亮點回望(中)[N];健康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李嬋;我國啟動可感知機器人項目[N];北京科技報;2011年
3 韓少功;“扁平世界”呼喚精神高度[N];人民日報;2010年
4 記者 劉莉;應加大腦認知領域研究力度[N];科技日報;2010年
5 記者 邵佩玲 王健;誰“偷”走了孩子的睡眠?[N];金華日報;2010年
6 李荔;豬腦有望治“癡呆”[N];北京科技報;2010年
7 記者 邵佩玲 王健;誰“偷”走了孩子的睡眠?[N];金華日報;2010年
8 李荔;豬腦有望治“癡呆”[N];北京科技報;2010年
9 記者 邵佩玲 王健;誰“偷”走了孩子的睡眠?[N];金華日報;2010年
10 李荔;豬腦有望治“癡呆”[N];北京科技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首元;靜脈麻醉藥對老齡大鼠認知功能的影響及海馬的比較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宋瓊明;針刺治療中風血管性認知障的臨床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張彥紅;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神經(jīng)心理學及中醫(yī)證候學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張立蘋;輕度認知損害患者大腦MR海馬體積及其波譜分析[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周曉卿;復智膠囊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療效觀察[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常翼;抑郁癥視覺前注意加工事件相關電位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程懷東;前瞻性記憶的神經(jīng)機制及其在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趙正卿;神經(jīng)肽S在大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表達及其對睡眠/覺醒和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9 胡崇宇;部分性發(fā)作癲癇患者的腦功能和腦結構的多模態(tài)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10 任力杰;抑郁癥及其認知功能的事件相關電位、腦形態(tài)學及功能影像學的時空模式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素菡;哈代威塞克斯小說作品的主題性隱喻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2 徐麟皓;CHOP,Caspase-12在糖尿病大鼠海馬表達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萬靜;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細胞因子濃度與臨床癥狀相關性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0年
4 陳愛美;基于神經(jīng)振蕩的抑郁癥腦電信號分析[D];燕山大學;2010年
5 吳倩;LOTCA量表評估原發(fā)性GTCS患者的認知功能[D];昆明醫(yī)學院;2010年
6 金蘇芹;血清Aβ1-40、Aβ1-42濃度與腦小血管病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吳庭書;苯巴比妥治療對學齡期癲癇患兒認知功能的影響及相關因素分析[D];昆明醫(yī)學院;2010年
8 于海麗;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鈉單藥治療伴中央—顳區(qū)棘波兒童良性癲癇的療效及對患兒認知功能影響的對比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9 王明鑫;級聯(lián)激活的免疫細胞治療對乳腺癌患者生存質(zhì)量改善的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0年
10 李蕾;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術后認知功能和血漿S100β蛋白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957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09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