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為立切的今音歧異說起
本文選題:反切 + 今音; 參考:《古漢語研究》2011年01期
【摘要】:考辨為立切的今音歧異而發(fā)現(xiàn),字詞典的反切折合中存在徑依同小韻之字類推今音的操作失誤,這種操作程序往往導致今音誤注,其中一個常見情況是,誤移同音字之異讀音而致反切折合失誤,由此而在一書之內(nèi)和此書與彼書之間引起種種今音歧異。
[Abstract]:It was found that in the reverse conversion of the word dictionary, there was a mistake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analogies of the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rhyme. This operation procedure often led to false notes, one of the common cases being that,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homophones leads to the reverse conversion error, which leads to various phonetic differences in one book and between this book and that other book.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200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書卷字今音歧異問題調(diào)查研究”課題(05BYY025)的系列論文之一
【分類號】:H1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范新^y;論形聲書卷字今音之注中的一類混亂現(xiàn)象[J];古漢語研究;2003年02期
2 范新干;;從《集韻》粗本切的今音歧異現(xiàn)象說起[J];中國語文;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茂活;;聊齋俚曲俗字例解——兼以甘肅河西方言為證[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2 劉洪強;;“東吳弄珠客”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3 倪勁松;;“太極”之詞源考述及其哲學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4 崔軍民;;中國近代法律新詞對古語詞的改造[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周阿根;;任景述墓志錄文校補[J];安徽史學;2011年04期
6 王有衛(wèi);;古文獻中篆文及其篆楷對應錯漏舉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7 江聲皖;;《作戰(zhàn)》既非“備戰(zhàn)”也非“野戰(zhàn)”[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8 戴媛媛;;《說文解字》“心”部字與常用簡化漢字對應分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9 郭紅專;;當代繪畫“逸趣”辨析[J];書畫世界;2012年03期
10 胡花;;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又銷魂——試說中國古代詩詞中“黃昏意象”的相思情結(ji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安定祥;;岐黃文化的內(nèi)涵[A];中國慶陽2011岐黃文化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史文獻分會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2 高新民;高原;;岐黃文化與慶陽遠古文明[A];中國慶陽2011岐黃文化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史文獻分會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3 沈艷;;惠山大阿福源流考——大阿福和善業(yè)佛、化生、磨wz羅的關系[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4 王曉雨;;“自由”一語探源——近代中日翻譯互動之一瞥[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鄭冰寒;陳瑤;;“Blog”譯名問題探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于麗麗;丁德鑫;曲維光;陳小荷;石民;;基于多分類器集成的古代漢語詞義消歧[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7 沈華;王象禮;趙懷舟;;從“泄”、“瀉”用法的異同看《傅青主女科》與《辨證錄》之關系[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九屆中醫(yī)醫(yī)史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萃[C];2006年
8 申紅玲;;喻昌“詳論溫疫以破大惑”一文的學術思想探析[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全國第十七屆醫(yī)古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徐杰舜;徐桂蘭;;邊疆發(fā)展:中國民族關系發(fā)展大趨勢視野中的思考[A];邊疆發(fā)展中國論壇文集(2010)·發(fā)展理念卷[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映芹;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許穎;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彭懿;英漢膚覺形容詞的認知語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鄭春穎;高句麗遺存所見服飾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馮翔;商事登記效力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張芳;漢語核心詞“水”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武曉麗;漢語核心詞“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皮軍功;幼兒生活教學論[D];西南大學;2011年
9 劉曉保;高等技術院校學科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馨竹;大學生金錢態(tài)度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嬋娟;傳統(tǒng)酵子制作工藝的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吳亮亮;從危機傳播看政府、媒體、公民的責任[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鄭娟;《顏山雜記》校注及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匡和;《傅與礪詩集》校注[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衛(wèi)紅;清初至清中葉文言冥婚小說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云翠;我國逮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7 謝雄飛;論廉政監(jiān)督[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8 張紅;《儀禮》祭祀詞語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9 鮑樹柏;古代漢語樂器名源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10 樊清熹;傳統(tǒng)招幌在當代商業(yè)設計中的價值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新^y;;從其亮切的今音誤注說起[J];漢語史學報;2009年00期
2 范新干;;“北及”怎么切出了zào音[J];中國語文;2009年06期
3 蔡夢麒;;從《廣韻》看《漢語大字典》的注音缺失[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4 曹天福;漢字反切編碼輸入法[J];中文信息;1997年06期
5 張任孫;聞一多妙用“反切”[J];閱讀與寫作;1997年02期
6 李愛國;;《孟子音義》反切類目分析[J];晉中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穆冬霞;祿書果;;簡析陳澧反切系聯(lián)法得失[J];當代小說(下);2010年05期
8 楊榮祥;反切、四聲與韻書的產(chǎn)生[J];荊州師范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9 胡安順;反切簡論[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2年02期
10 李若暉;《列子釋文》反切考[J];語言研究;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榮貴;;從李方子《文公年譜》遺文和《朱子事實》看朱門學術之歧異[A];海峽兩岸論朱熹——紀念朱熹誕辰865周年暨朱熹對中國文化貢獻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2 劉伊俐;;從關聯(lián)理論看書面語篇中的語境選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3 李靜;;《廣韻韻圖》補正[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4 ;МЕСТО И POЛb KPУПHOГO ПРEДПРИЯТИЯ B ИHHOBAЦИOHHOЙ СИCTEME CИБИPИ[A];黑龍江省第三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研究[C];2008年
5 王進安;;《韻學集成》與《古今韻會舉要》的關系[A];海峽兩岸辭書學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張育泉;;注音與拼寫[A];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2003年年度會議論文集[C];2003年
7 沈澍農(nóng);;《小品方》殘卷翻字與注釋獻疑[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全國第十七屆醫(yī)古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王博;;關于《周易》“利見大人”的解釋[A];詮釋與建構(gòu)——湯一介先生75周年華誕暨從教50周年紀念文集[C];2001年
9 單林娜;楊蓮芳;;線粒體DNA-COⅠ、Ⅱ基因序列在毛翅目成幼蟲鑒別中的應用[A];當代昆蟲學研究——中國昆蟲學會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張金泉;;《字寶》考[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哲學所 張?zhí)煨?“歧異”與“低劣”[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范衛(wèi)強;激勵制度天與地 伊利蒙牛價歧異[N];亞太經(jīng)濟時報;2004年
3 蔡棟;十年一劍《說文》解難[N];湖南日報;2002年
4 王繼如;“恪”字究竟怎么讀[N];光明日報;2007年
5 太平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名晉;“做大做強”核心競爭力保險戰(zhàn)略目標[N];中國保險報;2004年
6 作者趙儷生;籬槿堂里六卷書[N];北京日報;2002年
7 ;價格是否該降[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5年
8 范仄(書評人);已經(jīng)發(fā)生了,,怎么辦?[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9 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 匡鵬飛;佛教文化與中國古代語言研究[N];光明日報;2008年
10 李泓池 王詠;萊西文化資源普查發(fā)現(xiàn)“切語”村[N];中國文化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時儀;《玄a梢
本文編號:19244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92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