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留學生預科教育及改革漢語教學的探討——兼論高效預科教育的市場價值與可購買度
本文選題:預科教育 + 教學設計 ; 參考:《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摘要】:針對自費來華留學生學歷教育的上升趨勢,文章探討了發(fā)展預科教育的必要性;對預科教育給目前留學生漢語教學在教學設計上帶來的整體影響做了初步假設,同時也根據(jù)我國國情的特殊性,對預科教育課程在來華留學生中的可接受度與購買度做了簡單分析。
[Abstract]:In view of the rising trend of academic education for foreign students coming to China at their own expen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preparatory education, and makes a preliminary assumption on the overall influence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on the teaching desig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foreign students at present.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our country's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acceptability and purchase degree of the preparatory education courses in the students coming to China.
【作者單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漢語學院;
【分類號】:H195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周殿生;新疆的對外漢語教學特點與策略探討[J];語言與翻譯;2005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十日;論普通話的隱性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樸宣姝;在上海的韓國青少年留學生的漢語教育現(xiàn)況[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紅;小學識字教科書編寫體系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4 孫海娜;我國國家通用語[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5 曲朝霞;基于語料庫的小學生錯別字分析[D];魯東大學;2007年
6 王濤;追尋教育的語言基礎[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余國江;中國傳統(tǒng)識字教學理論和方法在對外漢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8 胡翠娜;試論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及教學模式設計[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汪倩;語文教學中的語境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10 溫雅茹;試論兒童第二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和特點[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彥俐;;對高職院校實用文書寫作教學設計的探討[J];林區(qū)教學;2011年08期
2 楊建成;《大學語文》多媒體課件教學設計[J];成人教育;2004年10期
3 于洪濤;田宗會;孟晨;;淺談普通話水平培訓策略[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4 仲霞;;五年制高職語文口語教學設計初探[J];網(wǎng)絡財富;2010年23期
5 楊波;;淺談高職《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設計[J];天津市財貿(mào)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6 李麗明;;普通話語音任務驅(qū)動型教學方法研究[J];語文學刊;2009年17期
7 李靜;王燕;季春;;基于“任務驅(qū)動”的高職語文教學設計[J];中國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2009年32期
8 時金芳;語文教學設計的哲學原理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0年03期
9 徐上海;王峻梅;;以學生為中心 重視學習需要分析[J];交通職業(yè)教育;2008年04期
10 ;《語文建設》2008年1—12期(總第229—240期)總目錄[J];語文建設;2008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崔永華;;對外漢語教學學科30年學術(shù)研究回顧[A];2008學術(shù)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gòu)——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上卷)[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張桂元;效在課上 功在課前[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2 阮桂君;因地制宜編寫教材[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3 本報記者 吳子桐;語言是人類心靈溝通的橋梁[N];中華讀書報;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匡昕;面向?qū)ν鉂h語教學的語氣副詞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2 汪業(yè)宏;面向國際大企業(yè)員工的初級漢語詞匯網(wǎng)絡課程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3 王聰;《北京人與上海人》教學設計[D];吉林大學;2012年
4 王慧;《樓蘭古國》教學設計[D];吉林大學;2012年
5 王群;《舊夢》教學設計[D];吉林大學;2013年
6 鄭慧瓊;《北京的四季》的教學設計[D];吉林大學;2013年
7 張玉婕;《我來了兩個多月了》教學設計[D];河南大學;2012年
8 陳金晶;《在家辦公》教學設計[D];吉林大學;2012年
9 辛婷婷;《我與老布一家兩制》的教學設計[D];吉林大學;2012年
10 余亞征;《吉利的數(shù)字》教學設計[D];河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134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91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