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論視角下隱喻的生成、發(fā)展與傳播
本文選題:隱喻 + 模因特性; 參考:《外語學刊》2011年04期
【摘要】:本文運用模因理論,分析隱喻生成、發(fā)展和傳播過程中的模因特性。隱喻生成過程中存在概念、心理、文化等模因的作用;根隱喻是基因型模因,派生隱喻是表現(xiàn)型模因,隱喻體系正是由基因型模因和表現(xiàn)型模因發(fā)展而來的復合體;語言模因的復制促進了隱喻的廣泛傳播。
[Abstract]:This paper applies meme theory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mes in the process of metaphor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etaphorical generation, there are the functions of concept, psychology and culture, the root metaphor is the genotype meme, the derived metaphor is the expressive meme, and the metaphorical system is the complex developed from the genotype meme and the expressive meme. The replication of language memes promotes the wide spread of metaphor.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
【基金】:湖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俄漢語言世界圖景的政治隱喻之比較”(05C426)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夏家駟;時汶;;模因論與人文社會科學——生物基因理論在語言上的應(yīng)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年12期
2 白解紅;陳敏哲;;漢語網(wǎng)絡(luò)詞語的在線意義建構(gòu)研究——以“X客”為例[J];外語學刊;2010年02期
3 尹丕安;模因論與隱喻的認知理據(jù)[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論與社會語用[J];現(xiàn)代外語;2003年02期
5 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正翠;李曉紅;;淺析隱喻的顯式和隱式[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2期
2 杜洪波;胡曉;;以身體部位隱喻為例論隱喻的翻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3 胡河寧;;組織意象圖式中的組織傳播隱喻[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4 張志宏;董粵章;;習語演進的認知詮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5 高玲玲;;視覺動詞SEE語義演變的認知語用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尹丕安;李健;延宏;;基于效應(yīng)決策模式的認知言語交際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楊增宏;;甲骨文會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8 蔣道華;英漢隱喻語用操作對比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9 王揚;語用預設(shè)的特征及其認知闡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10 姜_,
本文編號:18462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84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