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漢語韻律沙龍順利舉行
本文選題:對外漢語 切入點:韻律教學 出處:《世界漢語教學》2011年03期
【摘要】:正2011年6月14日下午,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北語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馮勝利教授召集并主持的漢語韻律沙龍在北京語言大學順利舉行。應邀前來參加沙龍的有北京大學王洪君,美國密歇根大學端木三,中國社會科學院林茂燦,中國社會科學院劉丹青,
[Abstract]:On the afternoon of June 14, 2011, the Chinese prosodic salon, convened and presided over by Professor Feng Shengli, a special professor at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and a part-time researcher at the Center for study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Invited to the salon were Wang Hongjun of Peking University, Duan Mushan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n Maot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Liu Danqing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分類號】:H1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阿John;;別讓考試成為拖累[J];黃金時代;2009年02期
2 張盼盼;;對外漢語專業(yè)研究生復試經驗談[J];中國研究生;2011年04期
3 韋冬雪;;論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差異的應對[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4 金愛麗;;論對外漢語教學與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訓練[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5 本刊記者;;2010年全國高校對外漢語專業(yè)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J];語言科學;2011年02期
6 張楠;;對外漢語口語課的課堂設計淺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7 侯懿玲;;淺談對外漢語的語法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8 祿書果;;論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理論與應用[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3期
9 郭星;;網上對外漢語教師教學資源建設[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10 楊豐營;;對外漢語綜合課教學技巧淺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媛;;對外漢語量詞教學探索——以量詞“串”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劉巍;;中文電影在對外漢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3 邱親仁;;雙語心理詞庫構建新型對外漢語雙語學習詞典[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朱曉軍;;量詞分類小議----兼談“量詞”英譯問題及英漢對比[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楊海明;;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定位與“管用、精當、易學”——以東南亞華裔留學生“了”教學為例[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李燕;;新詞語的研究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黃啟慶;;杜克項目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應用[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楊艷;;入門級對外漢語教材詞匯的計量研究——基于四套教材與大綱的比較[A];首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蔣麗;;淺談對法漢語初級階段口語教學[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語言理論的新發(fā)展——2004·學術前沿論壇北京市語言學會專場綜述[A];和諧社會:公共性與公共治理——2004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菲;向對外漢語老師致敬[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2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鄭慶君;對外漢語專業(yè)的母語之憂[N];光明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陳道龍 鄭全慶;是熱門專業(yè),還是虛火夾生飯[N];新華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趙暉;讓漢語文化走向世界[N];無錫日報;2009年
5 記者 瞿凌云 通訊員 劉中興;全球上演漢語熱[N];長江日報;2005年
6 徐維彬;我國全面加強漢語國際推廣[N];中國教育報;2007年
7 記者 陳茹冰;對外漢語教師需求與培訓兩熱[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6年
8 記者 李啟昌 吳曉燕 楊昕雨;云師大200名青年志愿者活躍泰國搭建“漢語橋”[N];云南日報;2006年
9 本報實習生 顧婧 記者 陸靜斐;課上熱烈討論 論文“超額”完成[N];文匯報;2006年
10 盛文杰;漢語熱舞中文文教產業(yè)熱氣飆升[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美玲;對外漢語文化語用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鄧杉杉;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案例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3 李芳蘭;現(xiàn)代漢語語義韻的理論探索與習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李宇宏;現(xiàn)代漢語多義詞詞義引申認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小姣;語境理論與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D];云南大學;2010年
2 田志華;對外漢語修辭教學與HSK(高等)難點[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徐曉菲;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淺議[D];黑龍江大學;2001年
4 馬寧;對外漢語課堂話輪轉換中的語用標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翁慧芬;對外漢語初級綜合教材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錢汝琦;對外漢語中高級階段古詩詞教學初探[D];浙江大學;2010年
7 劉剛;典型因果復句關系標記在對外漢語閱讀理解中的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在軍;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對外漢語語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9 陳俊男;兩岸對外漢語初級綜合教材選詞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10 劉佳瑩;對外漢語新詞語教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093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70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