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夢瑣言》詞語研究與《漢語大詞典》的修訂
本文關鍵詞:《北夢瑣言》詞語研究與《漢語大詞典》的修訂 出處:《保定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漢語大詞典》 《北夢瑣言》 詞目漏收 釋義 書證
【摘要】:專書詞匯研究是漢語歷史詞匯學和大型歷時辭書編纂的基礎。挑選一部專書為樣本,對其詞匯進行窮盡性的共時調查與研究則是諸如《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辭書收詞釋義的重點。《北夢瑣言》是唐五代一部內容豐富、詞匯多樣的筆記小說集,其中不少詞語為《漢語大詞典》漏收,為增強《漢語大詞典》的權威性,也為使用該詞典輔助閱讀的讀者更好地理解古文意義,《漢語大詞典》理應補充這些漏收的詞語。同時,《漢語大詞典》還存在一些釋義不全不確和例證選擇失當的問題,也有修訂完善的必要。
[Abstract]:The lexical study of special books is the basis of Chinese historical lexicology and the compilation of large diachronic dictionaries. An exhaustive synchronic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its vocabulary is the focu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words in large dictionaries such as the Great Chinese Dictionary. "Beimenzaoyan" is a collection of notes and novels with rich contents and various vocabulary in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uthority of the Chinese Dictionary and to help the readers who use the Dictionar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ncient Chinese, many of the words are omitted from the Chinese Dictionary. The Chinese Dictionary is supposed to supplement these missing words. At the same time, the Chinese Dictionary also has some problems of inaccuracy in interpretation and improper selection of examples, and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revise and perfect it.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語料庫語言學視野下的漢語大型辭書編撰、修訂研究——以《漢語大詞典》為例”(10YJC740040)
【分類號】:H136;H164
【正文快照】: 《漢語大詞典》(以下簡稱《大詞典》)[1]作為目前最大規(guī)模的漢語語文工具書,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為編纂原則,從古今數千種漢語典籍著作中廣泛收詞,力求體現詞匯的歷史源流演變。但由于涉及內容甚為豐富,跨越古今,所以仍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北夢瑣言》是一部唐五代筆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軍民;;中國近代法律新詞對古語詞的改造[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2 周阿根;;任景述墓志錄文校補[J];安徽史學;2011年04期
3 謝琰;;屈騷傳統(tǒng)的失落與宋詩情感特征的形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胡花;;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又銷魂——試說中國古代詩詞中“黃昏意象”的相思情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9期
5 張麗;;安徽岳西方言疑難詞語考源五則[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8期
6 查明昊;;唐五代宮廷詩僧群體詩風的流變[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謝琰;;唐宋之際親情詩的變遷與士人家族觀念的轉型[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0期
8 孫芳琴;;中西語言顏色詞語的修辭比較[J];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6年01期
9 伍微微;;論孫光憲的花間別調詞[J];安順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10 雷冬平;;“透過”的功能及其概念隱喻[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胡耀飛;;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鄭冰寒;陳瑤;;“Blog”譯名問題探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于麗麗;丁德鑫;曲維光;陳小荷;石民;;基于多分類器集成的古代漢語詞義消歧[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4 武紅霞;王玲娟;;從漢語詞匯探析“鶴”的褒義文化意蘊[A];2012西南地區(qū)語言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愛華;亂世與古小說[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明華;蘇軾詩歌與佛禪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張芳;漢語核心詞“水”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武曉麗;漢語核心詞“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張屏;兩宋詞雅化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季慶陽;唐代孝文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何悅玲;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史傳”傳統(tǒng)及其歷史變遷[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馨竹;大學生金錢態(tài)度的結構、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9 賈海建;神怪小說與山岳信仰關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傅紹磊;唐代后期政治與士風文風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邱海珍;《連城璧》、《十二樓》女子形象考察[D];湘潭大學;2010年
3 張紅;《儀禮》祭祀詞語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4 鮑樹柏;古代漢語樂器名源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偉;《搜神記》復音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雷雷;中晚唐江西籍詩人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7 劉寧;文化符號學關照下的跨文化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8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崔蓬克;“禮”和“禮”參構詞語的語義分析及修辭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許慧君;論晚唐背景下的許渾詠史懷古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閔龍華;《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釋義求疵[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2 郭洪義;;《漢語大詞典》“青頭”釋義獻疑[J];宜賓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朱成華;;《漢語大詞典》“乘羨”釋義商榷[J];青年文學家;2011年16期
4 劉敬林;;《漢語大詞典》之《金瓶梅詞話》詞語釋義補正[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5 劉東敏;;從《墨子》看《漢語大詞典》中“本”字釋義疏漏[J];桂林航天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3期
6 趙雪梅;《漢語大詞典》若干詞釋義商榷[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7 邵則遂;《漢語大詞典》釋義商兌[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8 牛太清;;從《洛陽伽藍記》雙音新詞看《漢語大詞典》的釋義與書證[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9 趙靜蓮;;敦煌社邑文書詞語考釋七則[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12期
10 袁步昌;;《漢語大詞典》釋義商榷[J];語文學刊;2010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建紅;;《漢語大詞典》釋義以今律古現象札記二則[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李明喜;余富林;;英語詞典釋義中的一個問題[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匡倩;;詞語的表達色彩和釋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陳東紅;;彩鈴論[A];海南省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8)[C];2008年
5 李力;;釋義另解[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胡中文;;漢語詞語的表達色彩與語文辭書的釋義規(guī)范[A];中國辭書學文集[C];1998年
7 李爾鋼;;論語文詞典的專科詞條及其釋義[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8 巢峰;;?圃~典釋義十法[A];辭書編纂經驗薈萃[C];1992年
9 牛若平;;穴之名 穴之道[A];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甘肅省針灸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10 關瑞明;陳力;;泉州官式大厝的詞源及其讀音釋義辨析[A];首屆海峽兩岸土木建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斌;漢字釋義[N];吉林日報;2000年
2 劉斌;漢字釋義 道[N];吉林日報;2000年
3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包宗華;關于泡沫經濟與房地產業(yè)[N];中國房地產報;2003年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釋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1年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釋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1年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釋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1年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釋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1年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釋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1年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釋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1年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釋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曉玄;基于《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的宋代新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房銳;孫光憲與《北夢瑣言》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3 吳漢江;漢語物象詞語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4 李娜;基于《漢語大詞典》的民國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宋琳;基于《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的魏晉新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王寶紅;清代筆記小說俗語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7 劉艷平;《漢語大詞典》單義項借代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8 張徽;《宋書》校釋[D];蘇州大學;2009年
9 朱習文;古天文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于屏方;動作義位釋義的框架模式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艷霞;《漢語大詞典》喪葬詞語商補[D];山東大學;2011年
2 廖加;從《豆棚閑話》看《漢語大詞典》的補訂[D];廣州大學;2012年
3 張文蘭;《大唐新語》詞語研究與《漢語大詞典》的修訂[D];湘潭大學;2011年
4 段黎明;《世說新語》的詞語研究與《漢語大詞典》的修訂[D];湘潭大學;2008年
5 李如鷹;《漢書》法律詞語與《漢語大詞典》的修訂[D];湘潭大學;2008年
6 宋肖娜;《漢語大詞典》瑕疵補正[D];湘潭大學;2010年
7 徐曼曼;《北夢瑣言》雙音新詞新義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楊;;《爾雅》詞語與《漢語大詞典》訂補[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R壍
本文編號:13579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357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