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 Word漢譯淺析——基于術語翻譯得體性的視角
本文關鍵詞:Complex Word漢譯淺析——基于術語翻譯得體性的視角
【摘要】:得體性應該作為術語翻譯的最高原則。以此為理論視角,本文在探討了complex word內涵及其漢譯分歧根源的基礎上,提出了complex word及其相關術語的規(guī)范譯法,并進一步論證了得體性作為術語翻譯理論基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單位】: 大連大學英語學院;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術語是人類科學知識在語言中的結晶(馮志偉,1997:1),其規(guī)范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科發(fā)展。許嘉璐(2010:1)先生曾經(jīng)指出:“科學技術名詞規(guī)范工作,對于學科建設、文化傳承、科技交流與發(fā)展,乃至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世界一體化步伐日益加快,術語翻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加宏;英語詞匯最新發(fā)展初探[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2 曹德和;;如何界定普通話的內涵和外延——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閆金梅;從隱喻思維看轉化法的構詞理據(jù)[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趙士洋;;簡述英語新詞分布的語義場[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項西國;;談語用翻譯[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6 王成鳳;;如何優(yōu)化高中英語寫作課教學[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陳燕;;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文化差異的導入[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8 趙蔭淮;談英語中首字母的縮略詞[J];安徽機電學院學報(綜合版);1995年01期
9 侯家旭;論語篇連貫中的詞匯銜接[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10 汪承萍;詞匯的聯(lián)想意義及其語用功能[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繼英;;日語擬聲擬態(tài)詞的漢譯[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李瑞青;;英語教學中的詞匯搭配問題[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3 陳菁;;論英漢詞典中語法代碼的設置[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4 傅維賢;;對比與雙語詞典[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于偉昌;;漢譯外來語言學術語標準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則[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陳晶;;漢俄科技術語詞典中若干問題分析[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張金忠;;對建構漢俄科技術語詞典編纂理論的思考[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趙巍;;翻譯學術語規(guī)范化的實踐及效果反思[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孫越;;法語中的漢語借詞現(xiàn)象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10 董世榮;;淺析英語詞匯語用意義的形成機制[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黎金娥;英語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陳榮;英語詞匯教學的認知語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方清明;現(xiàn)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5 趙宏;英漢詞匯理據(jù)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喬翔;漢英形修名結構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孫興義;清代《詩經(jīng)》闡釋的詩學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8 張德歲;謂詞性主語與謂詞性賓語不對稱現(xiàn)象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9 龍華;定義問答檢索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10 黃生太;《紅樓夢》擬聲詞及其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丹;語言學術語漢譯規(guī)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2 衛(wèi)青;農(nóng)村高中英語詞匯習得語境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劉火根;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詞匯學習策略行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譚艷;認知語義學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文杰;探討英語詞匯學習的有效策略,提高高中學生詞匯量[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林娜;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學生專業(yè)術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冰;赤峰漢語方言發(fā)音特征對英語語音學習的影響[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8 倪慧紅;母語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9 劉慧琳;概念隱喻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楊清;醫(yī)學英語術語的理據(jù)特點[D];南昌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錦文;英漢術語翻譯與雙語詞典編纂問題[J];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2年04期
2 齊讓孝;談證券術語翻譯的規(guī)范化——與《華爾街詞典》編譯者商榷[J];中國翻譯;2002年06期
3 楊曉黎;;關于“言語社區(qū)”構成基本要素的思考[J];學術界;2006年05期
4 張忠華;廖志勤;;財務報告中術語的翻譯[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尹洪山;;應用語言學中的術語翻譯問題[J];語言與翻譯;2009年01期
6 李名方;修辭學:言語得體學[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7 陳文博;;修辭藝術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運用[J];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8 段建敏;;從認知角度看語言得體性[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16期
9 胡曉青;;法庭口譯術語翻譯[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11年01期
10 信娜;;術語翻譯標準體系芻議[J];中國科技翻譯;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木合亞提·尼亞孜別克;古力沙吾利·塔里甫;;哈薩克文信息技術術語翻譯探討[A];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研究與進展——第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青年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第二屆全國多語言知識庫建設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陸珊珊;;談科技翻譯工作者對術語翻譯的誤解[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龔彥如;李竹;馮志偉;;英——漢計算語言學術語數(shù)據(jù)庫[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Ⅰ)[C];1995年
4 龔彥如;李竹;馮志偉;;英-漢計算語言學術語數(shù)據(jù)庫[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5 李子榮;;作為修辭學理論基石的“四個世界”[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續(xù)輯——暨王希杰修辭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瞿麥生;;論語用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7 王化鵬;;二十世紀中國修辭學的豐碑——紀念王希杰《修辭學通論》出版十周年[A];王希杰和三一語言學——暨王希杰和三一語言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于偉昌;;漢譯外來語言學術語標準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則[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9 徐丹暉;戴軍明;齊愛霞;楊琳;印園園;;王希杰先生修辭學思想座談會會議紀要[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續(xù)輯——暨王希杰修辭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徐丹暉;戴軍明;齊愛霞;楊琳;印園園;;王希杰先生修辭學思想座談會會議紀要[A];修辭學新視野——漢語修辭與漢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鄭述譜 黑龍江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從“激光”定名看心智體悟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上海社科院 華東師范大學 童世駿;術語翻譯與社會演變[N];社會科學報;2005年
3 記者 項錚;中醫(yī)術語翻譯將有統(tǒng)一標準[N];科技日報;2006年
4 汪大勇;在對外交流中譯好中華文化名詞術語[N];光明日報;2008年
5 教育部語用司;在對外交流中如何譯好中華文化名詞術語[N];語言文字周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袁影;修辭批評新模式構建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2 胡丹;學生視角的中國教師批評話語的功能—語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瑪;淺談漢藏政治術語翻譯[D];西藏大學;2011年
2 劉湘瓊;中國結構主義語法學術語翻譯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3 陳瑜群;政治術語翻譯的原則與應用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2年
4 劉云;論言語行為得體性的概念[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5 達娃普赤;淺析文學術語翻譯之統(tǒng)一[D];西藏大學;2011年
6 淦其偉;[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7 宋淑敏;禮貌語言分析[D];黑龍江大學;2004年
8 辛強;語義演變理論關照下的術語翻譯[D];南京大學;2012年
9 鐘林;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的法律術語翻譯[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10 孫永田;語義模糊性與語用得體性[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2612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26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