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介詞漸變特征的具身認知探析——以空間介詞Before-After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空間介詞漸變特征的具身認知探析——以空間介詞Before-After為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空間介詞 意象圖式 漸變 具身認知 Before-After
【摘要】:隨著第一代和第二代認知語言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開始從認知角度關(guān)注語言。其中,空間介詞受到了認知語言學家的極大關(guān)注。然而,對空間介詞漸變特征的研究尚不多見。本文主要基于具身認知理論,借助意象圖式嘗試分析空間介詞before-after的漸變特征。
【作者單位】: 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陜西省社科界2012年度重大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研究項目(2012C122) 陜西省教育廳2013年人文社科專項科學研究項目(2013JK0298)
【分類號】:H04
【正文快照】: 自1980年認知語言學興起以來,很多語言學家都從認知角度開始研究語言,其中,空間介詞的研究居于很重要的位置。萊考夫和約翰遜所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當中,就提出通過空間介詞研究空間隱喻,同時標志著第一代認知語言學的興起。而之后在其《肉身哲學》中,也提到了空間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福印;;意象圖式理論[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 蔣婷;;UP和DOWN的空間隱喻研究[J];外國語言文學研究;2005年01期
3 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年04期
4 王墨耘,傅小蘭;內(nèi)隱人格理論的實體論-漸變論維度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3年02期
5 張瑞林;曾祥慧;朱寶湘;;段染紗線仿真模擬中的顏色漸變實現(xiàn)方法[J];計算機系統(tǒng)應用;2010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洪波;胡曉;;以身體部位隱喻為例論隱喻的翻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2 胡河寧;;組織意象圖式中的組織傳播隱喻[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3 張志宏;董粵章;;習語演進的認知詮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4 高玲玲;;視覺動詞SEE語義演變的認知語用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尹丕安;李健;延宏;;基于效應決策模式的認知言語交際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楊增宏;;甲骨文會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7 王揚;語用預設(shè)的特征及其認知闡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姜_,
本文編號:12608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26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