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格賴斯循環(huán)到顯含義之爭——語義—語用分水嶺問題
本文關(guān)鍵詞:從格賴斯循環(huán)到顯含義之爭——語義—語用分水嶺問題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語義—語用界面 言說 顯義 含義 語用侵入
【摘要】:本文試圖梳理和厘清經(jīng)典和焦點的語義—語用界面問題。首先討論了林林種種的意義問題和格賴斯循環(huán)問題,討論了意義的三分:顯義、半隱義和含義及其差別。文章以and的個案研究考察了關(guān)于言說和含義的爭論,關(guān)于顯義、半隱義和含義的爭論,關(guān)于真值條件是否或多大程度受到了語用侵入,著重介紹了關(guān)聯(lián)論者的顯義觀、Bach的半隱義觀、Levinson的新格賴斯會話含義觀以及語用學局外人士的看法。
【作者單位】: 四川外國語大學外國語文研究中心;
【基金】:四川外國語大學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語用翻譯學:寓意言談翻譯研究”(sisu201209,12BYY017) 教育部社科項目“詞匯—構(gòu)式語用學:語用翻譯學的第一座橋”(12XJA740008)的前期成果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1.問題緣由探微在哲學家看來,對無窮無盡句法上和/或語義上具有良構(gòu)性的(well-formed)語句的生成和理解的規(guī)則或規(guī)律,原則上需要嚴格區(qū)分的句法學、語義學和語用學來予以理論闡釋、解釋和研究。Morris(1938)對句法、語義和語用的經(jīng)典三分法試圖使后人涇渭分明地看待這三者的關(guān)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項成東;;等級含義的語用研究綜述[J];當代語言學;2006年04期
2 冉永平;;語用學傳統(tǒng)議題的深入研究 新興議題的不斷拓展——第十屆國際語用學研討會述評[J];外語教學;2007年06期
3 張紹杰;;后格賴斯語用學的理論走向——語義學和語用學界面研究的興起[J];外國問題研究;2010年01期
4 冉永平;;語用學的多學科視角——Cummings新著《語用學》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04期
5 冉永平;;當代語用學研究的跨學科多維視野[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瑞芬;;對等級含義研究的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常亮;;從序列角度看“就/才”句[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3 冉志晗;;規(guī)約含義再思考:兼與會話含義對比[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4 方瑞芬;;語用學研究現(xiàn)狀及應(yīng)用[J];池州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5 張韌;;語義語用界面和意義的層次[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周紅輝;;合作與自我中心對立統(tǒng)一的多維解析[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7 侯國金;;語義學和語用學,得一可安意義之天下?——小議互補主義和語用學的跨學科潮流[J];英語研究;2012年02期
8 項成東;;評述新格賴斯三種含義理論[J];英語研究;2011年03期
9 任育新;魏曉莉;;言語交際中身份研究的多視角及其整合[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10 侯國金;;TS等效翻譯的語用變通[J];外國語言文學;201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寧;警察訊問話語[D];浙江大學;2010年
2 金立;合作與會話——合作原則及其應(yīng)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項成東;等級幽默的語用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4 宋志平;選擇與順應(yīng)[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林玫;意義、詞典與詞典釋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6 張延飛;級差含義:基于索緒爾系統(tǒng)思想的解釋[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吳莊;漢語基數(shù)詞語義和語用的實驗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8 樸鎮(zhèn)秀;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的量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9年
9 樊岳紅;后期維特根斯坦語境論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10 陳冰飛;級差含義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玲;從合作原則分析中國脫口秀節(jié)目的會話含義[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鄭慶菊;英語詞義縮小的語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凌小花;同義反復(fù)語的解讀:關(guān)聯(lián)理論視角[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孟獻策;警察訊問筆錄話語的語用分析[D];寧波大學;2009年
5 朱琳娜;言語交際中身份構(gòu)建及其順應(yīng)性研究[D];寧波大學;2010年
6 劉麗娜;政治訪談話語標記語的功能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7 王紅斌;順應(yīng)論框架下美國情景喜劇《老友記》中不禮貌現(xiàn)象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8 尹瓊英;論電視調(diào)解的語用機制[D];長沙理工大學;2012年
9 孫春;Grice會話含意與關(guān)聯(lián)理論的對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10 王洪磊;“就是”的語用標記語功能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冉永平;認知語用學探微[J];外語學刊;2002年04期
2 蔣勇;虛擬思維在會話中的功能[J];外語學刊;2004年03期
3 蔣勇,侯國金;對比參照點的語用功能[J];外語教學;2004年02期
4 冉永平;;語用學傳統(tǒng)議題的深入研究 新興議題的不斷拓展——第十屆國際語用學研討會述評[J];外語教學;2007年06期
5 沈家煊;語用學和語義學的分界[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年02期
6 朱永生,蔣勇;特別概念與梯級含義的關(guān)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2期
7 冉永平;《臨床語用學:揭示交際失誤的復(fù)雜性》評介[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8 良止,蔣勇;梯級含義與語力的傳遞[J];修辭學習;2003年06期
9 冉永平;認知語用學的焦點問題探索[J];現(xiàn)代外語;2002年01期
10 蔣勇;夸張性隱喻的梯級含義功能[J];現(xiàn)代外語;2004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發(fā)根;話語度研究及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12期
2 邱玉華;;幽默語言的語用學探討[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胡懷亮;白靜;;弗雷格的含義與指稱理論探賾[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4 劉瓊;殷正坤;;虛構(gòu)名稱的語義學研究:歷史與前沿[J];外語學刊;2008年04期
5 王正斌;;“終身”的含義是“一輩子”嗎?[J];恩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綜合版);2003年02期
6 蔣鳳英;論會話含義[J];懷化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7 楊樹U,
本文編號:11881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18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