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代西人文獻看百年前吳語中四種“順行結構”
本文關鍵詞:從近代西人文獻看百年前吳語中四種“順行結構”
【摘要】:上海話、寧波話和溫州話等吳語中四種"順行結構"于百年前即處于消退進程中,相應的"逆行結構"得到發(fā)展,成為基本結構,表現(xiàn)出吳語CV語序的類型演變傾向;且四種結構演變的細微差異也反映出寧波話、溫州話和上海話在OV語序類型的傾向上由強到弱。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中文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11YJC740060) 上海市教委創(chuàng)新項目(12YS013)資助
【分類號】:H173
【正文快照】: 橋本萬太郎(1 985)根據(jù)漢語語言結構的表現(xiàn),指出亞洲大陸語言中的漢語處于北部“逆行結構”語言和南部“順行結構”之間,且“絕不是等質”的。他先后(1979,,1985)指出吳方言在句法、詞法、指示詞類型等方面表現(xiàn)出比北方語更多而比粵語更少南部“順行結構”的語言特征,它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橋本萬太郎;現(xiàn)代吳語的類型學[J];方言;1979年03期
2 劉丹青;吳語的句法類型特點[J];方言;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莉;溫州話"道"的將行體用法及其本字[J];方言;2004年02期
2 李啟群;湘西州漢語方言兩種特殊語序[J];方言;2004年03期
3 任碧生;西寧方言的前置賓語句[J];方言;2004年04期
4 祝華杰;;簡述上虞方言的特殊語法[J];傳承;2009年18期
5 袁海霞;;跨方言語法比較的方法、視角及問題[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4期
6 林素娥;;漢語方言語序類型學比較研究芻議[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7 鄧文靖;;西北地區(qū)三聲調方言分布特點透析[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徐仁瑤;關于瑤族源于古“搖民”初探[J];民族研究;1983年05期
9 劉丹青;漢藏語言的若干語序類型學課題[J];民族語文;2002年05期
10 傅京起;徐丹;;SVO語言里的賓語前置[J];民族語文;2009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巍峰;主題與主題標記結構的語序類型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柳春;甘肅臨夏方言回腔語音格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3 彭吉軍;《論語》話題結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周洪學;湖南安仁方言語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羅自群;現(xiàn)代漢語方言持續(xù)標記的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徐越;杭嘉湖方言語音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7 李冬香;湖南贛語語音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8 胡萍;湘西南漢語方言語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阮桂君;寧波方言語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殷相印;微山方言語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穎;宣城方言結構助詞及其相關成分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2 盛益民;紹興柯橋話指示詞研究[D];南開大學;2011年
3 林曉曉;吳語路橋方言語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4 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關“得”字句的演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曹曉燕;無錫方言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6 吳林娟;昆山方言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周萍;上海地區(qū)普通話水平測試中韻母發(fā)音偏誤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賀文平;湘鄉(xiāng)(壺天)話中“柣+名”結構研究[D];延邊大學;2006年
9 蔣艷;寧波話中的虛詞“勒”及其語法化過程[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10 馮桂華;普通話與都昌方言話題句的比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良英;;漢阿語序對比[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1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1692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16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