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補旁格范式”為什么可能
本文關鍵詞:“主動補旁格范式”為什么可能
更多相關文章: “主動補”旁格范式 動態(tài)意識活動 意象 意向性 用例事件
【摘要】:"主動補旁格范式"是非正則主語范疇的一個小類。盡管專門對主動補旁格范式機理的研究不多見,但對非正則主語范疇已有不少描寫性研究,指出其主語施事特征弱化、虛化、異化,許多句子主語具有"非人稱"特征,造成句法行為異常。許多研究對這些結構上的特征用"語用因素"來作出解釋,認為這是以語用為主導的現(xiàn)象,占優(yōu)勢的語用關系弱化了句法——語義關系,但揭示該范式形成過程機理的研究闕如。研究發(fā)現(xiàn),要弄清楚旁格范式——主動補旁格范式也包括在內——的形成,弄清楚旁格主語為什么可能是一個關鍵。本研究希望以這類非正則主語句為例,從心智哲學視角出發(fā),用動態(tài)的意識活動過程進行分析,解釋這類旁格句的非正則主語為什么可能、又是如何實現(xiàn)的,用抽象的心智層面共性來解釋該類范式的構成和特點。
【作者單位】: 天津外國語大學;河南大學外語學院;
【關鍵詞】: “主動補”旁格范式 動態(tài)意識活動 意象 意向性 用例事件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1主動補旁格范式漢語有這樣一組在句式上大同小異的表達式:(1)a.張三工作起來很賣力。b.這本書讀起來很費力。(b’.他費力地讀這書)c.這筆寫起字來很流暢。(c’.他流暢地用這支筆寫字)d.這房子住起來很舒服。(d’.他舒服地住在這房子)e.這個冬天過得很愜意。(e’.他愜意地過了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楊敏;;再論語言意識[J];外語界;2008年06期
2 吳建明;Anna Siewierska;;“非人稱”范疇的漢語視角[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3 李恒威;;意識、覺知與反思[J];哲學研究;2011年04期
4 鄧曉芒;;什么是自由?[J];哲學研究;2012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穎;;ESP教學與語言意識的培養(yǎng)[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年02期
2 丁伊莎;;基于職業(yè)視角的大學英語語言意識教育[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01期
3 吳建明;;印歐語與漢語的非人稱句對比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4 王勇;周迎芳;;關于天氣的語法:以英漢天氣預報語篇為例[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5 馬生倉;;論文化差異與翻譯的不等值[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9期
6 徐盛桓;;從“事件”到“用例事件”——從意識的涌現(xiàn)看句子表達式雛形的形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7 徐盛桓;;從心智到語言——心智哲學與語言研究的方法論問題[J];當代外語研究;2012年04期
8 何愛晶;;轉喻的意向性解釋——心智哲學視域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9 劉倩;;粵俗語的心智研究:以食品類俗語為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10 李淑靜;;構式研究的嬗變[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倩;委婉表達新論[D];河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史珊珊;英語語言思維中自我監(jiān)控能力的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寧秀鑫;中國高校俄語專業(yè)學生俄語語言意識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3 郭子木;生存論視域下的馬克思自由觀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4 劉雪水;自由與法權:通向歷史唯物主義的路標[D];南昌大學;2013年
5 朱瑞爽;中國高校俄語專業(yè)學生俄語成語聯(lián)想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園;邏輯判斷基本類型及其在語言中的反映[J];當代語言學;2000年03期
2 賴定來;語料庫與語言意識[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5年01期
3 楊敏;試論語言思維[J];外語學刊;2004年06期
4 崔義平,汪少華;語言意識活動與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山東外語教學;2002年03期
5 石興玲;;試論外語教學中的“語言意識”[J];山東外語教學;2006年01期
6 鄧曉芒;伯林自由觀批判[J];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10期
7 彭建武;語言意識與語法教學[J];山東礦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8 蔣紹愚;;近代漢語的幾種被動式[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龐繼賢;英語教學中的語言意識[J];外語界;1996年03期
10 王琦;英語教師的語言意識水平:調查與啟示[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巨文;;意義建構的意向性解釋[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2 和紅軍;言不盡意與藝術語言的意象化[J];楚雄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3 魏慧萍;詞義與意象[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2年03期
4 韋曉軍;淺談網(wǎng)絡時代的高職大學語文研究性學習[J];高教論壇;2005年04期
5 肖志艷;;從意象、物象看描寫語言的翻譯[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S1期
6 林東源;主體與客體之間——寫作教學中的哲學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7 孫永久;與詩同行[J];語文世界(高中版);2003年Z2期
8 孟慶玲;論塞爾的間接言語行為理論及語言哲學觀[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9 周紅輝;;超句統(tǒng)一體與語篇翻譯[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10 李潔;陳聰;;中國古典藝術散文中意象的翻譯原則——直譯[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英珍;;隱喻的語用文化對比與翻譯[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王士芬;張瑞蘭;彭聃齡;;漢字意象值與意義值的測定[A];全國第五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4年
3 魏慧萍;;意象沉潛的世界——詞義研究的哲學探索[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周篤文;;略談韻的作用[A];吟誦經(jīng)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5 梁敏兒;梁慧敏;;教科書范文分類與文體范式:以現(xiàn)代寫景文為例[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邱永昌;;從星象探討綦毋潛<春泛若耶溪>“際夜”釋意[A];第六屆海峽兩岸天文推廣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牛保義;;綜合掃描和序列掃描——英漢語工具主語句的認知方式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王占馥;;辭章的主體性和規(guī)律性[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9 林華東;;組合與創(chuàng)造:語言模糊性闡釋[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10 萬書元;;論隱喻與象征[A];探尋美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2001—2006)紀念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 梁葆莉;讀書之學與演講之術[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2 李夢莉;通感修辭的美學闡釋[N];文藝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杜建國;語言、意向與存在[D];山西大學;2007年
2 繆俊;現(xiàn)代漢語句嵌結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高岑;語言、心智與世界[D];山西大學;2004年
4 王志棟;語用要點識別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5 朱濤;結構·功能·符號[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劉瓊;虛構的語言哲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7 王浩;,
本文編號:1134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13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