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視角下漢語量詞術(shù)語及概念形成過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8 20:32
本文關(guān)鍵詞:域外視角下漢語量詞術(shù)語及概念形成過程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現(xiàn)階段量詞研究重共時研究、重國內(nèi)研究的基本情況,從域外視角對漢語量詞的概念形成過程作歷時的比較研究。鑒于西方、日本的漢語研究對中國漢語語法研究的影響,本文以西方和日本早期的漢語語法書和漢語教科書為考察對象,描述當(dāng)時的漢學(xué)家對漢語量詞在定義、名稱、詞類類屬、內(nèi)部分類、句法位置等方面的研究情況,并從定名、劃類等角度梳理出西、日、中三方量詞概念研究的相互影響、相互借鑒過程,勾勒出量詞概念的傳播路徑圖。同時通過西、日、中在量詞概念認(rèn)識上的差異,理清中國語法學(xué)家在量詞研究上的創(chuàng)新。 文章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當(dāng)前的量詞研究缺少歷時的,域外視角的研究,并對本文研究對象進(jìn)行了時間和地域上的界定。第二章考察了西方17世紀(jì)以來的漢語語法書中對量詞的研究成果,將西方漢語量詞名稱分為了數(shù)量詞、名詞分類詞和陪伴詞三類,并分析了西方漢語量詞獨(dú)立和再分類問題。第三章考察了日本自江戶時代起各類漢語語法書及漢語教科書中對漢語量詞的研究情況,從定名和劃類兩個角度描述了日本的量詞研究過程。第四章分析了從1898年《馬氏文通》出版以來,中國學(xué)者對于漢語量詞的研究情況。將該段時間的研究分成了兩個階段,分別描述了量詞的定名和劃類過程。第五章綜合前幾章的研究成果,將西方、日本和中國量詞的定義、名稱、獨(dú)立成類、次級分類進(jìn)行了對比研究,找出其相互借鑒的部分,畫出其傳播模型,同時也找出中國學(xué)者在研究中的創(chuàng)新部分。
【關(guān)鍵詞】:量詞 西方 日本
【學(xué)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20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2
- 一、量詞研究現(xiàn)狀10-11
- 二、研究意義11-12
- 第二節(jié) 研究對象界定12-18
- 一、研究范圍界定12-18
- 二、研究時間界定18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18-20
- 第二章 西方的漢語量詞術(shù)語及概念形成過程研究20-35
- 第一節(jié) 西方漢語量詞定名過程20-27
- 一、數(shù)量詞20-22
- 二、名詞分類詞22-26
- 三、陪伴詞26-27
- 第二節(jié) 西方漢語量詞劃類過程27-31
- 第三節(jié) 西方漢語量詞研究的特點(diǎn)31-35
- 第三章 日本的漢語量詞術(shù)語及概念形成過程研究35-48
- 第一節(jié) 日本的漢語量詞研究的特點(diǎn)35-37
- 第二節(jié) 日本漢語教科書及語法書的量詞研究37-44
- 一、日本漢語教科書量詞研究37-41
- 二、日本漢語語法書量詞研究41-44
- 第三節(jié) 日本漢語量詞的定名、劃類44-48
- 一、量詞的定名44-45
- 二、量詞的劃類45-48
- 第四章 中國的量詞術(shù)語及概念形成過程研究48-58
-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漢語量詞分期研究48-51
- 一、探索時期(1898-1936)48-50
- 二、突破時期(1936-1956)50-51
-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漢語量詞的定名、劃類及分類51-58
- 一、量詞的定名51-53
- 二、量詞的劃類53-58
- 第五章 西日中漢語量詞術(shù)語及概念形成過程對比研究58-66
- 第一節(jié) 西日中漢語量詞定名對比58-61
- 第二節(jié) 西日中漢語量詞的立類對比61-63
- 第三節(jié) 西日中漢語量詞分類對比63-66
- 結(jié)語66-67
- 參考文獻(xiàn)67-70
- 后記70
【參考文獻(xiàn)】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夢娟;;19世紀(jì)上半葉西方漢語語法研究成果簡評[J];長江學(xué)術(shù);2008年01期
2 A.Y.Aikhenvald;張峧;;《分類詞——名詞分類系統(tǒng)的類型》介紹[J];當(dāng)代語言學(xué);2009年03期
3 張美蘭;;掌握漢語的金鑰匙——論明清時期國外漢語教材的特點(diǎn)[J];國際漢學(xué);2005年01期
4 蔣宗霞;張德歲;;漢語量詞研究的歷史回顧及未來研究的新取向[J];淮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6年03期
5 侯越s,
本文編號:10570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0570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