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消費時代商業(yè)廣告的情感化設計
本文關鍵詞:論消費時代商業(yè)廣告的情感化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消費社會 情感 符號 商業(yè)廣告 設計
【摘要】:結合情感內涵及層次,論述了如何通過性感元素的運用、內涵與形式的設計、負面情感的處理等刺激本能能量,觸發(fā)消費者感官層面的情感體驗,以及如何通過文化符號的植入、參照群體特點的體現(xiàn)等,激發(fā)消費者理解層面的情感,使其獲取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
【作者單位】: 南京工業(yè)大學;
【關鍵詞】: 消費社會 情感 符號 商業(yè)廣告 設計
【基金】: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
【分類號】:J524.3
【正文快照】: “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由不斷增長的物、服務和物質財富所構成的驚人的消費和豐盛的現(xiàn)象。它構成了人類自然環(huán)境中的一種根本變化。富裕的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受到人的包圍,而是受到物的包圍[1]!笨茖W技術的日新月異,物質財富的快速增長,人類日漸被自己創(chuàng)造的物所包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馬力;;商業(yè)廣告設計中的審美意識培植及其審美心理活動解析[J];包裝工程;2009年11期
2 楊帥;熊興福;;負面情感在公益廣告設計中的運用[J];包裝工程;2011年18期
3 王進修;;論符號學的“標出性”在廣告設計中的作用[J];包裝工程;2012年10期
4 杜偉強;于春玲;趙平;;參照群體類型與自我-品牌聯(lián)系[J];心理學報;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楊;;秘密花園的文化敘事——論世紀之交中國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寫作”[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張倩;;文本·現(xiàn)象·文化——媒介批評視野中的博客寫作[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孫薇;;時尚雜志消費主義傾向的符號學闡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4 程暢;;追尋設計行為的本質:無印良品設計理念對產(chǎn)品選材的影響[J];安徽建筑;2011年06期
5 左新榮;論健康消費的社會結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6 仇萍;;另眼看女性與消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7 朱小妮;;媒體奇觀時代的預演及到來[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8 陳勇;崔瑛;;大眾傳媒時代的“語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8期
9 田婷婷;;消費主義與我國社會轉型下的電視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薛春;;廣義大眾傳媒視野下的消費文化——淺析大眾媒體締造下的現(xiàn)代消費文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谷征;翁立偉;;男性氣質展示:《非誠勿擾》男嘉賓呈現(xiàn)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廷信;;試析后技術時代的藝術[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胡毅;張京祥;;城市空間的文化生產(chǎn)——基于新馬克思主義的分析視角[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陶韜;來嘉隆;;消費社會背景下的城市設計探討[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夏文蓉;陳家華;陳芳怡;;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的兒童消費行為分析[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6 云國強;呂品;;從娛樂的文化起源、本質解析電視傳播的娛樂功能[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7 殷曉蓉;;傳播學思想的“激情”演進——從傳播學角度解讀波德里亞的《消費社會》[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8 朱凌飛;丁桂芳;;現(xiàn)代傳媒語境中的民族文化——對電影《花腰新娘》的人類學解讀[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9 謝清果;;校園個人媒體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挑戰(zhàn)[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7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7年
10 賀愛忠;李韜武;蓋延濤;;城市居民低碳利益關注和低碳責任意識對低碳消費影響的實證研究——多群組視角的東、中、西部差異分析[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現(xiàn)代性理念的嶺南建筑適應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趙方杜;身體規(guī)訓:中國現(xiàn)代性進程中的國家權力與身體[D];南開大學;2010年
4 吳越民;中美報紙新聞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董素青;消費電視[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徐紅梅;民族服飾文化傳承中的圖像記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孟欣欣;大眾文化視野下現(xiàn)代體育的視覺化生存[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9 杜波;五四文學期刊的現(xiàn)代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瑞華;媒介文化與休閑異化[D];暨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明;消費社會背景下中國DM廣告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小橫;女性身體的丑怪書寫[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李惠;中國電視綜藝娛樂節(jié)目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李靜;提高電視節(jié)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韓冰;品牌聲譽對消費者感知面子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郝濤濤;齊格蒙特·鮑曼個體關懷思想評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陳銀;金融危機的貨幣哲學解讀[D];湘潭大學;2010年
8 王榮子;傳媒在消費社會中的作用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9 楊程;文化視域下的我國網(wǎng)絡閱讀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沈麗琴;論廣告對當代生活方式的影響[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謝燕平;;漢字圖形標志設計中的哲學思考[J];包裝工程;2008年12期
2 郭太林;;產(chǎn)品的符號功能[J];包裝工程;2010年04期
3 吳志軍;李亮之;徐人平;;產(chǎn)品形態(tài)符號系統(tǒng)及其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0年14期
4 黃海燕;;當代消費社會中產(chǎn)品設計的審美求異心理[J];包裝工程;2010年22期
5 周宏;;論視覺傳達設計的三重性[J];包裝工程;2011年02期
6 王懷明,馬謀超;名人與產(chǎn)品一致性對名人廣告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振華;;焦興濤的“物”觀[J];雕塑;2007年04期
2 韋曦;;色彩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9年03期
3 韓小囡;;消費社會的“去經(jīng)典化”與當代雕塑藝術的發(fā)展[J];雕塑;2010年02期
4 胡承武;胡成明;;視覺印象力——決定商業(yè)廣告成敗的關鍵[J];美術大觀;2008年06期
5 王巖;;異化經(jīng)典形象廣告設計與設計美特征[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9年05期
6 夏寧寧;;淺談標志設計變化的幾部曲[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年06期
7 羅潔;;傳統(tǒng)文化與文人理想的符號——歷代陶淵明人物形象畫[J];美術大觀;2011年03期
8 朱玉霞;;歷屆亞運會標志設計芻議[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年03期
9 黃海燕;;當代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開發(fā)[J];包裝工程;2011年10期
10 龍韌;高新技術條件下符號在產(chǎn)品語意學中的運用[J];湖北工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然;;傳統(tǒng)圖形符號在現(xiàn)代視覺設計中顯現(xiàn)出的文化意象[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xiàn)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王小雷;;草根的力量——淺析土家族織錦西蘭卡普的藝術特色[A];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邵琦;;以線取象 以形寫神——中國古典圖形的認知與表現(xiàn)特征略說[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xiàn)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劉佳;;《解決方案》的解決之道[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8年
5 李志武;;也談公益廣告[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6 尚叢叢;;如何看待設計批評的作用?[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7 楊冰瑩;;作為仿像的卡通與作為卡通的藝術[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2011年)[C];2012年
8 陳紅玉;;設計與現(xiàn)代性[A];現(xiàn)代化的機遇與挑戰(zhàn)——第八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陳子如;白秉剛;;讓楊柳青年畫藝術照耀千秋萬代[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10 姜華;;《城市標識系統(tǒng)設計》課程的教學方法總結與探索[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樹庭;奧運商業(yè)廣告明星讓位創(chuàng)意[N];今日信息報;2008年
2 任悅 麗君;瑪格南牽手商業(yè)圖片社 考比斯聯(lián)手日本阿瑪納[N];中國攝影報;2008年
3 張璋 涂俊;地域民間文化的符號[N];陜西日報;2008年
4 曹雅楠 北京清尚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室內設計中的符號應用[N];中國文物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林宏偉;生命中的一種符號——畫家穆成嶺和他的作品[N];中華工商時報;2010年
6 吳敏;自然——設計的源泉[N];美術報;2011年
7 海南日報記者 卓蘭花;陳學博:雕塑是城市的最美符號[N];海南日報;2010年
8 本期主持 王菁菁;當@成為藝術品[N];中國商報;2010年
9 佟 新;美女經(jīng)濟——對身體的消費[N];中國藝術報;2005年
10 朱其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變動中的自我景觀[N];中國文化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淑君;波蘭招貼學派的戲劇主題設計[D];上海大學;2013年
2 劉鳳山;隸變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3 崔笑聲;消費文化時代的室內設計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6年
4 唐英;消費時代電視廣告審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王圣華;新中國的農(nóng)民與農(nóng)民畫運動[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鋮;從商業(yè)廣告設計角度淺談品牌文化的傳播[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趙紅梅;淺析我國商業(yè)廣告中幽默的缺欠[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歐陽,
本文編號:9052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905297.html